-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铜代谢相关分子亚型多组学分析构建骨肉瘤风险分层新体系:APOA4的促癌机制与免疫微环境调控
《Discover Oncology》:Multi-omics analysis of copper metabolism-related molecular subtypes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osteosarcom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中国学者通过单细胞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揭示铜代谢相关基因(CORGs)在骨肉瘤(OS)中的分子亚型特征,构建了基于MT1H、APOA4等6个关键基因的预后评分模型。研究发现高CORG评分组呈现免疫抑制微环境,并通过体外实验证实APOA4通过促进MG63细胞增殖和侵袭驱动OS进展,为OS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铜代谢干预靶点和风险预测工具。
骨肉瘤(OS)作为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尽管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策略,患者预后仍不理想。当前临床面临两大困境:一是缺乏有效的预后预测体系,二是铜代谢在OS中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铜作为骨骼代谢的关键元素,其异常既可能通过影响骨基质代谢导致骨质破坏,又可能通过铜死亡(cuproptosis)过程参与肿瘤进展。虽然已有研究发现OS患者血清铜水平显著升高,铜离子复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但铜代谢相关基因(CORGs)如何调控OS发生发展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整合TARGET和GEO数据库的140例OS样本,首次在单细胞水平解析了CORGs的表达图谱,发现这些基因在巨噬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6种细胞亚群中广泛分布。研究采用LASSO回归和多元Cox分析构建了包含APOA4等6个基因的预后评分模型,其1年、3年、5年预测AUC值分别达0.814、0.780和0.816。分子亚型分析显示,CORG-B亚型呈现补体系统、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免疫通路下调特征,且免疫评分显著降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系数最高的APOA4在OS细胞中异常高表达,通过siRNA干扰实验证实其可显著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CCK-8检测p<0.05)和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迁移细胞数减少50%)。该研究发表于《Discover Oncology》,为OS的铜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全新认知。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从TARGET和GEO数据库获取140例OS样本转录组数据,使用"sva"包消除批次效应;2)基于GSE152048数据集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采用Seurat(v4.0.4)完成质控和UMAP降维;3)通过LASSO-Cox筛选6个关键CORGs构建风险模型;4)利用ConsensusClusterPlus进行分子亚型鉴定;5)采用ESTIMATE和ssGSEA算法评估免疫浸润特征;6)通过qRT-PCR、Western blot、siRNA转染和功能实验验证APOA4作用。
主要研究结果:
"单细胞测序揭示OS中CORG表达特征":在21个细胞亚群中鉴定出巨噬细胞、软骨细胞等6类主要细胞,发现CORGs在各类细胞中普遍表达,提示其广泛参与OS微环境调控。
"CORG预后模型构建":通过113个CORGs筛选出MT1H(HR=0.867)、APOA4(HR=1.432)等6基因特征,高风险组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2.3倍(p<0.001),且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均保持稳定预测效能。
"分子亚型与免疫特征":CORG-B亚型显示补体级联、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显著下调,伴随MDSCs(髓系来源抑制细胞)浸润减少,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响应率更高(TIDE评分降低34%)。
"APOA4功能验证":qRT-PCR显示APOA4在MG63细胞表达量较正常成骨细胞hFOB升高4.2倍,siRNA干扰后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62%,侵袭能力下降55%(p<0.01)。
研究结论指出,该工作首次系统阐释了铜代谢通过APOA4等分子驱动OS进展的双重机制:既直接促进肿瘤细胞恶性行为,又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所建立的CORG评分体系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HR=1.053,p<0.001),且与现有临床指标(转移状态HR=5.445)形成互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发现APOA4-S1P(鞘氨醇-1-磷酸)-LRP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轴可能是铜代谢调控OS的新通路,为开发靶向铜代谢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局限性在于缺乏多中心临床验证和大样本组织空间转录组分析,未来需进一步探索CORGs调控免疫细胞 Crosstalk(串扰)的具体分子机制。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