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Optimization of methods for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OMVs) from Neisseria lactamica
编辑推荐:
在乳酸奈瑟菌外膜囊泡(OMVs)用于疫苗研发时,传统的 OMVs 分离纯化技术存在产量低、成本高和难以规模化生产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优化 OMVs 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发现结合 300-kDa 切向流过滤(TFF)和 CaptoTM Core 400 色谱法可提高回收率和纯度,为大规模生产 OMVs 提供了有效策略。
在生物医学领域,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OMVs 是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压力条件下自然释放的纳米颗粒。它由磷脂双层构成,内部包含脂多糖(LPS)、周质蛋白和膜结合蛋白等成分。这些小小的囊泡可有着大大的能量,它们在疫苗开发和药物递送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在疫苗开发方面,OMVs 作为抗原载体,能够激发机体产生强大且持久的免疫反应。以针对 B 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serogroup B,MenB)的疫苗为例,首款基于 OMVs 的有效疫苗在古巴诞生,后续更是推动了包含 OMVs 的四组分 4 CMenB 疫苗(Bexsero?)的研发和上市,对多种 B 型脑膜炎球菌菌株提供了广泛的保护。此外,OMVs 还能作为载体,搭载异源蛋白,如将 SARS-CoV-2 重组 D614G 刺突蛋白与脑膜炎奈瑟菌的 OMVs 相连,制成的鼻内亚单位 COVID-19 疫苗,能在动物体内产生中和抗体,抵御病毒攻击。
然而,在 OMVs 大放异彩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挑战。其中,OMVs 的分离和纯化难题,就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阻碍着其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是超速离心(Ultracentrifugation,UC)和尺寸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但它们存在不少缺点。UC 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导致 OMVs 形态改变,重悬沉淀困难,产量也较低;SEC 则存在产量低、样本处理量有限的问题,这些都限制了 OMVs 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来自巴西布坦坦研究所(Instituto Butantan)和圣保罗大学(Universidade de S?o Paulo)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优化乳酸奈瑟菌(Neisseria lactamica)OMVs 的分离和纯化方法上,期望找到更高效、更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技术。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和深入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结合 300-kDa 切向流过滤(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TFF)和 CaptoTM Core 400 色谱法,能够显著提高 OMVs 的回收率和纯度。这一研究成果为 OMVs 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在疫苗研发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他们对乳酸奈瑟菌 IAL 2606 进行培养,待其生长至稳定期后期收获菌液,通过离心和过滤获得含有 OMVs 的上清液。然后,分别采用 UC 和 TFF 对上清液进行处理,对比不同方法的产量。接着,使用 TFF 对 OMVs 进行浓缩和透析,并选用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进行实验。之后,运用尺寸排阻色谱(SEC)、混合模式色谱(如 CaptoTM Core 400 和 CaptoTM adhere)以及膜色谱(Sartobind? Q)对 OMVs 进行纯化。最后,利用分析型尺寸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EC-HPLC)、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等技术对纯化后的 OMVs 进行表征分析 。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 OMVs 的生产和分离:研究人员将乳酸奈瑟菌培养至稳定期后期,此时 OMVs 释放量最大。对过滤后的上清液分别采用 UC 和 TFF 处理,结果显示 TFF 的总蛋白回收率更高。例如,TFF 100-kDa 截留分子量的膜获得的样品产量最高,但可能存在低分子量杂质;TFF 300-kDa 和 500-kDa 截留分子量的膜样品中,残留 LPS 水平相当且低于 TFF 100-kDa 的样品,UC 样品的残留 LPS 水平最低。
- SEC 纯化效果:研究人员选用 SephacrylTM S-200 和 SephacrylTM S-400 两种不同排阻尺寸的树脂对 UC 和 TFF 样品进行纯化。结果发现,只有 TFF 300-kDa 的样品色谱图与 UC 样品更为相似。在 SephacrylTM S-200 上纯化时,TFF 300-kDa 样品的回收率高于 SephacrylTM S-400。
- 膜色谱的效果:使用 Sartobind? Q 膜色谱对 OMVs 进行纯化时,OMVs 与固定相结合紧密,难以洗脱,回收率仅为 8.7%,表明该方法在实验条件下对 OMVs 纯化效果不佳。
- 混合模式色谱的效果:运用 CaptoTM Core 400 和 CaptoTM adhere 混合模式色谱对 TFF 300-kDa 样品进行纯化。结果显示,CaptoTM Core 400 的回收率达到 72%,CaptoTM adhere 的回收率为 59%。
- OMVs 的表征:通过 SEC-HPLC 分析发现,TFF 300-kDa 样品经进一步纯化后效果改善;CaptoTM Core 400 和 SephacrylTM S-400 纯化后的样品呈现单峰,表明纯化效率较高。DLS 和 TEM 分析表明,解毒过程会使 OMVs 的水动力直径增加、多分散指数(PDI)增大;CaptoTM Core 400 纯化的样品粒径最小、PDI 最低;TEM 还证实了不同方法纯化后 OMVs 的完整性。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这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人员评估了多种用于 OMVs 纯化的技术,发现 TFF 结合混合模式色谱可显著提高乳酸奈瑟菌 OMVs 的产量和纯度。其中,300-kDa 截留分子量的 TFF 膜结合 CaptoTM Core 400 色谱法在大规模应用中展现出优势,为疫苗研发和其他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更高效的 OMVs 纯化策略。其次,该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纯化方法对 OMVs 的影响,包括产量、纯度、内毒素水平、粒径分布和稳定性等方面,为进一步优化 OMVs 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研究还发现 OMVs 在解毒和纯化过程中的一些特性变化,如解毒后粒径增大、PDI 增加等,有助于深入理解 OMVs 的性质和功能。总的来说,该研究为 OMVs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