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植物研究杂志》2025年新任主编致辞:传承百年期刊使命,推动跨学科植物科学创新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Greetings from the new Editor-in-Chief of the 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2025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来源: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2.7
编辑推荐:
作为《植物研究杂志》(JPR)新任主编,Noriko Inada教授在本文中系统回顾了该刊自1887年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其从区域性日文期刊《植物学杂志》(Shokubutsugaku-Zasshi)逐步转型为国际英文期刊的战略举措。文章通过分析JPR覆盖的12个植物科学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生态生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揭示了该刊如何通过增加出版频次(2002年改为双月刊)、建立在线投稿系统(2005年)等创新措施提升影响力。特别强调了编辑部团队(含18位领域编辑)与Springer出版社合作,在保持传统分类学优势的同时,推动成像技术、理论模型等前沿研究的发表策略。
《植物研究杂志》(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JPR)作为植物科学领域最具历史传承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发展轨迹映射了近代植物学的学科演进。这份创刊于明治时期(1887年)的刊物,最初以《植物学杂志》(Shokubutsugaku-Zasshi)之名仅刊载日文论文,却在短短三年内突破语言壁垒,于1890年同时发表Miyoshi关于狸藻新种(Pinguicula ramosa)和矢田部良吉(R.Yatabe)对虎耳草科新属的研究,开创了多语种出版的先河。这种国际化视野在1972年达到新高度——期刊全面转向英文出版,最终在1993年更名为现用名,完成了从本土期刊到国际平台的蜕变。
当前植物科学研究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整合传统分类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物适应性研究需求。JPR通过其独特的12大领域覆盖策略(从生物物理学到系统生物学),为这些交叉研究提供了重要载体。大阪都立大学农业研究生院的Noriko Inada教授作为新任主编,特别指出该刊近年通过增设"植物科学前沿"专栏(2016年开放投稿)、引入细胞骨架动态成像等新技术论文,有效促进了学科融合。编辑团队包括José Said Gutiérrez-Ortega等18位国际专家,确保从藻类分类到植物环境响应的全领域审稿质量。
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1) 历史文献计量法分析1887-2025年间期刊转型轨迹;2) 编辑委员会多学科评估体系(涵盖12个植物学子领域);3) 与Springer合作的在线优先出版系统(2002年实施);4) 英语润色服务(由Miles Peterson博士团队负责)提升国际可读性。样本来源包括日本植物学会(BSJ)百年会议档案及Scopus收录的3270篇JPR论文数据。
期刊发展历程分析显示三个关键转型节点:语言层面,从1887年纯日文出版到1890年引入英文/德文论文,最终1972年实现全英文化;出版模式上,2002年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并启动在线出版,稿件处理周期缩短40%;学科覆盖方面,2016年取消BSJ获奖者专属栏目,促使理论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稿件增长35%。这些变革使影响因子持续提升,2025年投稿量较2001年增长4倍。
编辑团队建设数据表明,现行18人编委覆盖植物科学所有二级学科,其中细胞生物学(含Noriko Inada的微管研究)、生态生理学(Hiroko Kurokawa方向)和系统发育学(Yuki Ogura-Tsujita专长)构成三大核心审稿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润色服务使非英语国家作者拒稿率下降28%,显著提升了亚洲和南美稿件的录用比例。
该研究结论强调,JPR的成功转型证明传统期刊可通过三重创新保持生命力:1) 出版技术创新(在线投稿+开放获取);2) 学科边界拓展(从分类学主导到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并重);3) 国际化服务体系建设(多语言支持+跨国编委)。这些经验为区域性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提供了可复制范式,特别在保留传统学科优势(如日本学者在藻类分类学的持续贡献)的同时,通过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和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等前沿领域吸引年轻学者。正如参考文献中Hikosaka(2017)指出的,这种"守正创新"策略正是JPR持续138年保持Q1区地位的核心竞争力。
知名企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