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与类金属对前锑矿区植物群落的影响:砷镉毒性主导及耐性植物的修复潜力

《Biologia》:Effects of metalloids and heavy metals on flora in a former antimony mine area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来源:Biologia 1.4

编辑推荐:

  为解决前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被的毒性问题,研究人员通过系统采样与生态分析,揭示了砷(As)(450 mg·kg?1)和镉(Cd)(1.1 mg·kg?1)对物种丰富度的显著抑制效应,同时发现Carthamus lanatus等植物对高污染土壤的适应性,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关键物种选择依据。

  在一处1952年关闭的锑矿(Sb)周边干涸河床土壤中,科学家们展开了近乎全面的理化特性分析。这些土壤不仅富含极高浓度的锑(Sb)(峰值达2600 mg·kg?1)和砷(As),还受到铅(Pb)、铜(Cu)、锌(Zn)等重金属污染。令人惊讶的是,尽管锑浓度惊人,低剂量的镉(Cd)反而展现出更强的生态毒性——仅1.1 mg·kg?1的镉就与450 mg·kg?1的砷共同成为物种丰富度的主要限制因子。

研究团队通过样方调查记录了Artemisia herba-alba等草原植物的分布规律,并运用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矿区 proximity(邻近度)显著影响植物群落构成。有趣的是,Carthamus lanatus(红花)、Centaurea sicula(西西里矢车菊)和Hippocrepis unisiliquosa(单荚马蹄草)等"嗜金属植物"竟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繁茂生长,其耐砷镉特性使其成为土壤phytostabilization(植物稳定化)的理想候选者。

这项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高浓度锑的生态风险竟低于微量镉,提示矿区修复应优先靶向砷镉治理。研究者建议,利用这些天然适生植物构建生态屏障,或许是平衡矿区环境安全与生物多样性的最优解。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