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pical Ecology》:Impact of changing landscapes on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firefly (Coleoptera: Lampyridae: Luciolinae) assemblages: an approach for conservation
编辑推荐:
为探究熠萤亚科(Luciolinae)昆虫群落分布与多样性受景观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印度东部两邦开展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栖息地熠萤亚科物种数量不同,河滨栖息地有积极影响,部分生态退化有负面影响。这有助于保护这些生态指示昆虫。
在印度东部两个邦,研究人员描述了熠萤亚科(鞘翅目:萤科)动物群在三个不同栖息地组合(HAs)中的分布和多样性情况。这三个栖息地组合位于十个生态区域,这些区域具有多样化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LULC)模式。研究人员依据熠萤亚科物种丰度的显著差异(Kruskal Wallis 检验,H,χ2 = 10.67;P = 0.02)对这些栖息地组合进行了分类。年平均降雨量为 2147 毫米、降水率最高的栖息地组合支持了最多物种(7 种)的生存。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研究人员在多种栖息地(如水生生物附近区域、草原、农田、路边植被斑块)进行实地采样,共发现四个属的七种熠萤亚科物种,分别是 Abscondita 属(3 种)、Asymmetricata 属(1 种)、Pteroptyx 属(1 种)和 Sclerotia 属(2 种) 。遥感研究表明,河滨栖息地对熠萤亚科物种的丰度有积极影响,最高可达 94%。在栖息地组合 HA1(86%)和 HA3(94%)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退化,对萤火虫群落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Abscondita perplexa 和 Abscondita terminalis 的物种指示值(IndVal)最高,均为 63。基于多样性和丰度的熠萤亚科保护指数(LCI)在降水最多的栖息地组合 HA1 中最高,为 5.33。栖息地组合 HA2 和 HA3 分别受到中等(HA2)和最低(HA3)降水水平的影响,其标准化熠萤亚科保护指数(LCIn)分别为 0.96 和 1.02,这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保护前景。确定适宜的栖息地斑块有助于长期保护这些敏感的生态昆虫指示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