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Diagnosis & Therapy》: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a Customized Targeted Hybrid Capture RNA Sequencing in the Routine Molecular Categorization of Adolescent and Adult 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 Real-World Experience
编辑推荐:
为解决全基因组加转录组测序因成本高无法用于 B 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常规分子分型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定制靶向杂交捕获 RNA 测序(RNAseq)用于 B-ALL 常规检测的研究。结果显示 RNAseq 能有效检测融合基因等,整合分析可辅助分子分型,该方法具有成本效益 。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共识分类在 B 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引入了众多分子实体,这就需要通过检测基因融合、表达、突变和外显子缺失来进行全面的基因组特征分析。虽然全基因组加转录组测序是理想策略,但因其成本高昂,无法用于常规检测。本研究报告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替代方法,即将定制的靶向杂交捕获 RNA 测序(RNAseq)整合到常规检测流程中。研究共分析了 95 例常见嵌合基因融合(CGF,如 BCR::ABL1、KMT2A::AFF1、TCF3::PBX1和 ETV6::RUNX1 )阴性的青少年 / 成人 B-ALL 病例,使用定制的 69 基因靶向 RNAseq 检测板进行检测。研究中总共采用了三种融合检测流程、Trinity 癌症转录组分析工具包(CTAT)突变流程和 Toblerone 比对工具,并将结果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RNAseq 在 43% 的病例中检测到融合基因(包括 15.8% 的 BCR::ABL1样融合基因和 10.5% 的 IGH::DUX4融合基因),在检测隐匿性染色体内重排方面表现出色。在 30% 的病例中检测到体细胞变异(其中大鼠肉瘤(RAS)通路和 Janus 激酶(JAK)-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变异分别占 18% 和 5.3%),在 25% 的病例中检测到 IKZF1缺失(与 MLPA 检测的一致性为 77%)。将靶向 RNAseq 和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倍性分析和基于 FISH 的 IGH 重排检测相结合,有助于对 79% 的常见 CGF 阴性 B-ALL 进行分类。BCR::ABL1/BCR::ABL1样组出现致病性 IKZF1缺失的频率更高(50% 对比 21.7%;p = 0.011)、可测量残留病(92% 对比 51%;p = 0.009),总生存期也更差(8.6 个月对比 22.8 个月;p = 0.07)。通过全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有效利用 RNAseq 数据来检测融合基因、突变和缺失,仅需少量补充 FISH 检测,在找到更经济有效的单一检测方法前,这为 B-ALL 的分子特征分析提供了一个实用且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