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三株 Pseudomonas palleroniana 菌株抗太子参病原菌的代谢物差异及生物防治潜力

《BMC Genomics》:The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divergent inhibitory activity metabolites in pathogen-driven three Pseudomonas palleroniana strains against primary pathogens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BMC Genomics 3.5

编辑推荐:

  为解决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因大规模种植引发的病害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组的研究,筛选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菌株。结果发现三株 P. palleroniana 菌株有不同抑菌活性和代谢物,为太子参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新资源。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和食品原料,在亚洲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其大规模种植,由多种病原菌引发的传染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高效且安全的防治方法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贵州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挖掘有效的生物防治资源,为太子参病害防治提供新途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Genomics》上。
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 PacBio RS II 单分子实时测序、Illumina 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技术。通过构建太子参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组,从患病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多株细菌,并筛选出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菌株。

研究结果如下:

  1. 菌株的拮抗活性:通过对峙试验,发现三株 P. palleroniana 菌株(B-BH16-1、B-JK4-1 和 HP-YBB-1B)对十一种太子参病原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拮抗活性,且抑制谱存在差异。
  2. 基因组测序与注释:对这三株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获得了它们的基因组信息。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表明,三株菌株在基因功能和代谢途径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它们的抗真菌能力相关。
  3. 系统发育分析:基于 V3V4 rRNA 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核糖体多位点序列分型(rMLST)和模式菌株基因组服务器(TYGS)分析,确定这三株菌株均为 P. palleroniana。同时发现,B-JK4-1 与 B-BH16-1 或 HP-YBB-1B 的亲缘关系比 B-BH16-1 与 HP-YBB-1B 更近。
  4. CAZymes 分析: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分析显示,三株菌株能产生多种 CAZymes,且在辅助活性(AA)、碳水化合物酯酶(CE)和糖基转移酶(GT)等类别中的酶数量存在差异。HP-YBB-1B 产生的糖苷水解酶(GH)数量较多,其中包含多种具有潜在抗真菌特性的酶。
  5. 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分析:利用 antiSMASH 分析发现,三株菌株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 cluster 5 中,B-BH16-1、B-JK4-1 和 HP-YBB-1B 分别产生 tolaasin I/tolaasin F、sessilin A 和 putisolvin,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抗真菌活性和作用模式。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这三株 P. palleroniana 菌株为太子参病害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资源,但它们的安全性和潜在风险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菌株间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的差异,可能是导致其抗真菌谱不同的原因。此外,这些菌株可能含有未报道的代谢物,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为深入了解 P. palleroniana 菌株的抗真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开发新型生物防治剂奠定了基础,对推动太子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