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转移性乳腺癌女性对数字化心理健康干预的参与影响因素:一项关于Finding My Way-Advanced的质性探索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ngagement with a digital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for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Finding My Way-Advanced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针对转移性乳腺癌(MBC)女性心理健康支持缺口,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探究数字化心理健康干预(DMHI)的参与障碍与促进因素。研究发现Finding My Way-Advanced(FMW-A)具有高接受度与实践性,但存在时间负担等独特挑战,为优化数字干预设计提供关键靶点,成果发表于《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为回答这些问题,Stephanie Bourboulis等研究者团队开展了质性研究,聚焦其开发的Finding My Way-Advanced(FMW-A)——首个为MBC量身定制的6模块在线CBT干预。研究纳入20名参与临床试验的女性(13名干预组,7名对照组),通过框架分析法挖掘参与度影响因素。论文发表于《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揭示了数字化干预在晚期癌症人群中的适用性规律。
研究采用三项关键技术方法:1)半结构化电话访谈采集用户体验数据;2)基于Bowen可行性框架(接受性、需求性、实践性)的演绎编码与主题归纳;3)按模块完成数划分高/低参与组进行对比分析。样本来自多中心RCT,包含新诊断与长期生存的MBC患者,确保临床多样性。
研究结果
?接受性维度 干预组69%完成≥4模块,显著高于对照组单次访问模式。核心促进因素包括:内容易读性(11/13)、专家背书(9/13)及模块化设计便于按需使用。但7名患者提及死亡相关内容的心理不适,提示需平衡信息真实性与情感冲击。
?需求性悖论 尽管定量显示高参与,质性数据揭示低主观需求现象:4名患者因"自我调适良好"或"已有社会支持"减少使用,反映DMHI需强化个体化需求匹配。
?实践性挑战 时间毒性(Time Toxicity)成为突出障碍:治疗副作用(9/13)、家庭责任(5/13)与模块长度(4/13认为耗时)共同限制参与。创新性发现是6名患者主张干预应前置至诊断初期,与早期癌症研究形成对照。
?导航与个性化 交互设计获80%高参与组好评,但低参与组提出技术痛点(手机适配差、缺乏搜索功能)。值得注意的是,9名干预组报告"早期获益感"驱动持续使用,如通过反思练习(7/13)或病友故事(1/13)获得情感验证。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系统阐释MBC人群DMHI参与机制:1)验证早期癌症研究中的通用因素(如内容相关性);2)揭示晚期患者特有障碍(时间资源有限性);3)提出"获益-参与"正循环模型,即快速感知个人价值可提升依从性。临床转化方面,建议:开发诊断期介入路径、优化移动端适配、增加危机信息过滤功能。未来需扩大文化多样性样本,探索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度预测因子。这些发现为数字化肿瘤支持服务提供了精准优化方向,尤其对生存期有限人群具有人文关怀意义。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