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MoS2单层 flakes中边缘与体相自旋-电荷相互转换的调控:光驱动自旋电子器件的新突破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半导体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s)的自旋-电荷转换机制尚不明确。研究人员通过YIG/MoS2异质结构的光诱导自旋泵浦实验,首次揭示了MoS2单层微米片中金属边缘态与半导体体相态的竞争机制,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证明光强可精确调控自旋电流注入。该研究为低能耗光控自旋电子器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巴西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突破性成果。他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不同尺寸的三角形MoS2单层flakes,通过无蚀刻转移技术构建YIG/MoS2异质结构。结合铁磁共振(FMR)和自旋泵浦测量,首次揭示了边缘与体相态的竞争机制:小尺寸flake中金属边缘态主导自旋注入(αSP达3.2×10-4),而大尺寸flake中半导体体相态通过逆Rashba-Edelstein效应(IREE)起主要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显示,2.08 eV光照可选择性激发导带电子,使半导体区域呈现金属特性,实现自旋泵浦增强(αSP提升至6.5×10-4)或完全抑制(补偿点处αSP=0)。
关键技术包括:1)磁控溅射制备低阻尼YIG薄膜;2)APCVD生长尺寸可控的MoS2单层flakes;3)无接触自旋泵浦测量避免电学干扰;4)DFT计算局部态密度(LDOS)和实空间电荷分布。
研究结果部分:
通过系统改变flake的尺寸参数(总面积ATotal与总周长PTotal比),发现αSP呈现V型曲线:当ATotal/PTotal较小时(<0.5 μm),金属边缘态主导;比值增大时,半导体体相态贡献逐渐显现并在补偿点(ATotal/PTotal≈1.2 μm)实现完全抵消。
405 nm(3.03 eV)光照可动态调控两通道平衡:在边缘态主导区域(S1样品),光强增加使αSP翻倍;而在体相态主导区域(S4样品),光照反而降低αSP。特别值得注意的是S3样品,通过调节光强实现了自旋泵浦的"开-关"切换。
DFT计算显示,57 nm尺寸的zigzag边缘MoS2flake中,边缘原子在费米面处具有高LDOS(金属性),而体相区域在1.7 eV带隙内LDOS近乎为零。2.08 eV光照可激发电子占据导带态,使半导体区域逐步金属化。
结论与讨论指出,这项工作首次实现了:1)通过几何尺寸设计分离边缘与体相自旋通道;2)利用光强精确调控自旋电流幅值与方向;3)为TMD家族(如MoSe2、WS2)的光控自旋器件开发提供普适性方案。研究者特别强调,金属边缘态可能源于自旋霍尔效应(SHE),而半导体态则来自界面对称性破缺诱导的IREE,这种双通道机制为设计新型自旋逻辑器件提供了全新维度。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