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TRF2通过与核膜互作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极化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Cell Death & Disease》:TRF2 interaction with nuclear envelope is required for cell polarization and metastasis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来源:Cell Death & Disease 8.1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转移机制不明的难题,揭示了端粒重复结合因子2(TRF2)通过其Basic结构域直接结合核膜蛋白Emerin,形成包含Lamin A/C、Lamin B1、SUN1/2的复合物,调控细胞极化和定向迁移。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TRF2缺失显著抑制TNBC转移,临床样本分析显示TRF2高表达与乳腺癌不良预后相关,为TNBC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研究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STRING)、免疫共沉淀(Co-IP)、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qPCR)、邻近连接实验(PLA)、原子力显微镜(AFM)检测细胞力学特性、微模式化基底单细胞迁移分析、三维球体侵袭实验、以及基于NSG小鼠的自发转移模型和活体成像技术。临床样本分析包含41例正常组织、50例良性病变和55例恶性肿瘤的免疫组化队列,以及TCGA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
TRF2与核内膜组分形成复合物:通过STRING预测和实验验证,发现TRF2通过Basic结构域直接结合Emerin,形成包含Lamin A/C、Lamin B1、SUN1/2的复合物。GST pull-down和PLA实验证实TRF2-Emerin直接互作,且该复合物定位于核纤层相关域(LADs)。
TRF2调控细胞极性建立:AFM显示TRF2缺失导致核圆形度增加和细胞刚度降低。划痕实验表明TRF2通过Emerin依赖的机制促进LPA诱导的 centrosome极性定向(角度偏差减少50%),而缺失Basic结构域的TRF2ΔB突变体丧失此功能。
迁移与转移表型分析:微模式化基底实验显示TRF2过表达使1D迁移速度提升2倍,而三维球体侵袭面积增加50%。自发转移模型中TRF2敲除使肺转移灶减少70%,活体成像证实原发灶细胞迁移速度降低40%。但静脉注射模型显示TRF2不影响晚期转移步骤。
临床相关性:TCGA数据分析显示TRF2在基底样型乳腺癌中表达最高(p<0.001)。30对TNBC原发灶-转移灶样本显示转移灶TRF2 IRS评分显著升高(p<0.0001)。生存分析提示TRF2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25%。
该研究创新性地揭示了TRF2通过"核膜-细胞骨架"连接调控肿瘤转移的分子途径:其Basic结构域介导的Emerin互作,通过维持核形态力学特性和 centrosome极性,最终促进三维侵袭和早期转移。这不仅拓展了对TRF2非端粒功能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针对TRF2-Emerin互作界面的药物设计可能成为阻断TNBC转移的新策略。作者团队此前开发的miR-182-3p(靶向TRF2)已在临床前模型显示抗转移效果,本研究为其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