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β-胡萝卜素通过不对称协同作用缓解糖基转移酶NbUGT72AY1的底物抑制机制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植物糖基转移酶NbUGT72AY1的底物抑制(SI)现象,通过结构生物学与动力学分析揭示了β-胡萝卜素作为竞争性抑制剂却能逆转SI的分子机制,提出“不对称协同性”新范式,为代谢调控和工业酶工程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为了解析这一矛盾现象,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X射线晶体学、氢氘交换质谱(HDX-MS)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等技术,捕获了NbUGT72AY1在活性与非活性状态下的构象变化。研究发现,底物随机结合但需特定顺序完成反应的“不对称协同性”机制是SI的核心成因:高浓度底物优先形成非生产性三元复合物,而β-胡萝卜素通过动态调控蛋白构象(如破坏Trp350与UDPG的π-π堆叠)重定向反应路径。该成果不仅首次提供SI的结构证据,还提出“竞争性抑制剂激活酶活性”的新范式,为设计抗SI工业酶和代谢工程奠定基础。
关键技术方法:
研究结果: 1. 胡萝卜素与叶黄素作为效应剂的差异作用 β-胡萝卜素和其衍生物(如β-apo-8'-胡萝卜醛)在200 μM时完全消除SI,而羟基化叶黄素(如玉米黄质)则表现为抑制剂。这种差异源于疏水相互作用与极性基团的竞争:β-胡萝卜素通过疏水核心动态化“闭合环”(Ser309-Asp327),而叶黄素的羟基与His139形成氢键阻碍催化。
2. 底物抑制与产物抑制的结构基础 晶体结构显示,SI复合物(PDB: 9J9K)与产物抑制复合物(PDB: 8J2U)均具有闭合活性中心,但前者结合UDPG而非UDP。关键残基Trp350的取向决定催化效率——其吲哚环在活性构象中远离His18,而在非活性态与UDPG堆叠。
3. 不对称协同性模型 动力学分析表明,Scopoletin与UDPG的结合存在路径依赖性:当UDPG先结合时形成活性复合物(Hill系数h=1),而Scopoletin优先结合则导致SI(h>1)。数学建模推导的速率方程(含双Hill系数)完美拟合实验数据,证实“随机结合但有序反应”的机制。
4. 植物体内验证 β-胡萝卜素过表达烟草经2,4-D诱导后,scopolin产量较野生型提高10倍(5.9 vs. 0.2 μg/g鲜重),印证效应剂在自然系统中的调控功能。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颠覆了传统SI理论,提出“不对称协同性”作为双底物酶调控的普适机制: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