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在乳腺癌干细胞(BCSCs)中的作用:机制与治疗潜力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The role of the mTOR pathway in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BCSCs):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s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7.1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聚焦乳腺癌干细胞(BCSCs),深入剖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涵盖细胞及分子机制、对治疗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多种靶向治疗策略,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相关领域研究者阅读。

  

引言

2022 年,乳腺癌成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它具有高度异质性,分为 Luminal A、Luminal B、HER-2 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等分子亚型,各亚型在分子特征、临床结局和治疗反应上差异显著。乳腺癌干细胞(BCSCs)作为肿瘤中的特殊群体,拥有自我更新、分化和对传统疗法耐药的特性,在肿瘤发生、转移和复发中扮演关键角色。TNBC 中 BCSCs 比例较高,而 Luminal 亚型中较少且常与内分泌耐药相关。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丝氨酸 / 苏氨酸激酶,在细胞生长、代谢、自噬等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其信号通路在癌症中频繁失调,推动肿瘤进展。在 BCSCs 中,mTOR 通路的激活对维持其干细胞特性至关重要,因此靶向 mTOR 通路有望为乳腺癌治疗开辟新途径。本综述旨在全面阐述 mTOR 通路在 BCSCs 中的重要意义、分子关联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mTOR 在 BCSCs 中的细胞机制

mTOR 是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能感知营养、生长因子和细胞应激等信号,进而调控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自噬和免疫反应等通路。激活 mTOR 可促进细胞生长和存活,抑制则诱导自噬和细胞死亡,它还在细胞发育和免疫细胞功能调节中发挥作用。

转移

BCSCs 凭借自我更新、逃避凋亡和适应微环境的能力,在肿瘤转移中起核心作用。mTOR 在转移过程中作用多面且关键,它参与促进上皮 - 间质转化(EMT),通过调节 RhoA 和 Rac1 等通路影响细胞骨架重排、运动和侵袭,还能上调 EMT 转录因子,增强肿瘤细胞侵袭性,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和肿瘤扩散。
然而,在高胶原密度的肿瘤微环境中,ERα+(Luminal B)乳腺癌的 mTOR 信号通路活性增加,CSCs 数量增多,肿瘤侵袭性和转移性增强。而且,mTOR 抑制剂对这类肿瘤的肺转移疗效不佳,表明转移机制与原发肿瘤生长机制存在差异。此外,干细胞样转录重编程会导致乳腺癌对 mTOR 抑制产生转移抗性,EVI1 和 SOX9 在其中起关键作用,靶向这一轴可能克服耐药并抑制转移。

代谢

mTOR 通过 mTORC1 和 mTORC2 两个复合物,协调细胞的多种代谢过程,如蛋白质合成、葡萄糖代谢、脂质合成和谷氨酰胺代谢等,对细胞生长、增殖和存活至关重要,是癌症治疗和代谢疾病的潜在靶点。
禁食模拟饮食(FMD)可通过调节 mTOR 通路抑制 TNBC 进展和 CSC 逃逸机制,它降低葡萄糖水平,抑制 CSCs 中的 mTOR 激活,同时激活分化癌细胞中的 mTOR,促进肿瘤消退,并预防 mTOR 抑制剂引起的高血糖。糖酵解抑制剂 2 - 脱氧葡萄糖(2DG)可通过抑制己糖激酶破坏糖酵解,间接下调 mTOR 通路,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可增强对 TNBC 的治疗效果。
EMT 会引发乳腺癌细胞代谢重编程,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使间充质乳腺癌干细胞对 mTOR 抑制更为敏感。二甲双胍作为抗糖尿病药物,可抑制异常糖酵解,激活 AMPK 信号通路,抑制 mTOR,减少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增殖。在 TNBC 中,高葡萄糖浓度会削弱二甲双胍的疗效,而葡萄糖饥饿则增强其对干细胞的细胞毒性,表明在 TNBC 治疗中考虑代谢因素的重要性。此外,二甲双胍还能增强放疗对 BCSCs 的疗效,选择性消除 BCSCs。

自噬

mTOR 在自噬调节中起关键作用,营养充足时,它磷酸化 ULK1 等自噬起始复合物,抑制自噬;营养缺乏或能量水平低时,mTOR 活性被抑制,ULK1 复合物激活,启动自噬。同时,mTOR 还磷酸化其他自噬相关蛋白,调节自噬体形成,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HDAC6 在 BCSCs 和分化癌细胞中对自噬的调节作用不同,在 BCSCs 中抑制 HDAC6 会减少自噬,而在分化癌细胞中则促进自噬,这凸显了 HDAC6 在癌症生物学中的复杂作用。Rottlerin 可抑制 BCSCs 中的 Akt/mTOR 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为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策略。

铁死亡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特征为脂质过氧化和膜损伤。CSCs 的铁代谢异常,使其对铁死亡诱导敏感,靶向铁死亡有望选择性消除 CSCs,改善癌症治疗效果。
mTOR 抑制对 BCSCs 具有双重作用,既能破坏关键代谢通路,又能抑制铁死亡。但使用铁死亡诱导剂,如沙利霉素(Sal),可克服这种抑制,通过螯合铁离子引发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诱导 BCSCs 发生铁死亡。而且,铁死亡选择性作用于 BCSCs,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 1(VDAC1)影响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和脂质代谢,在 BCSCs 中沉默 VDAC1 可引发代谢重编程,减少 CSC 数量,诱导细胞分化,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方向。

EMT

EMT 会显著改变乳腺癌细胞的代谢,影响谷氨酰胺利用、氧化还原平衡和药物敏感性。EMT 使细胞对 mTOR 抑制剂更敏感,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GSH)水平可增强这种敏感性。
长期暴露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会稳定 EMT,增强 BCSCs 特性和耐药性,而 mTOR 抑制可减少 CSC 群体,抑制肿瘤生长和耐药性。BYL-719(alpelisib)作为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的选择性抑制剂,可破坏 EMT 过程,抑制 BCSCs 的自我更新能力,增强其对凋亡的敏感性。沙利霉素和布地奈德的联合治疗可通过调节 mTOR 信号通路逆转 EMT,抑制 BCSCs 的干性和侵袭性。

mTOR 在 BCSCs 中的分子机制

mTOR 通过多种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癌症发生发展。PI3K/Akt 通路激活可刺激 mTOR 活性,促进细胞生长和存活;mTOR 还影响缺氧反应通路、调节自噬、通过转录因子影响基因表达,这些相互作用的失调促进了癌症的发展,使 mTOR 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

PI3K/AKT 通路

PIK3CA 基因突变编码 PI3K 的催化亚基(p110α),在 BCSCs 中,该突变促进细胞自我更新、肿瘤发生和对治疗的抗性,增强干细胞特性,驱动肿瘤进展。核定位的 Akt 可增强 mTOR 激活,促进 CSC 维持和增殖。相比靶向 PI3K,直接抑制 mTOR 对减少乳腺癌细胞增殖、肿瘤生长、迁移和干性更有效,且不受 PIK3CA 突变状态影响。

干细胞标记物相关通路

SOX2 过表达与 mTOR 通路激活相关,可使腔样乳腺癌细胞获得 CSC 样特性。在 TNBC 细胞中,ST8SIA1 通过激活 FAK-AKT-mTOR 信号通路调节 SOX2 表达。莫能菌素和厄洛替尼联合抑制 PI3K/AKT/mTOR 通路,可下调 SOX2,抑制 TNBC 干细胞特性。
mTOR 及其抑制剂通过翻译重编程调节 NANOG 表达,mTOR 抑制会导致某些 NANOG mRNA 亚型选择性翻译,增加 NANOG 蛋白水平,促进 BCSCs 积累,而 ISRIB 可减轻这种影响。
Notch1 激活通过 IKKα 磷酸化 mTORC2 的 Rictor,激活 AKT,调节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支持 BCSCs 存活,靶向该通路有望治疗 TNBC。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受体(IGF-1R)在 BCSCs 中活性升高,通过激活 PI3K/Akt/mTOR 通路,维持 BCSCs 特性,促进肿瘤生长。抑制 IGF-1R 可减少 BCSCs 特性,降低肿瘤生长。IGF-1R/PI3K/AKT/mTOR 和 Hippo 通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BCSCs。
AMPK 激活可抑制致癌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潜力。FND-4b 作为 AMPK 激活剂,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诱导凋亡,且对 ER + BC 细胞更敏感,同时可减弱 mTOR 信号传导。
慢性暴露于 TGF-β 诱导和稳定 EMT,增强肿瘤干性和耐药性,与 mTOR 信号增加相关。抑制 mTOR 信号可减少干细胞表型,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非编码 RNA 和其他调节蛋白

非编码 RNA(ncRNAs)如 microRNAs(miRNAs)、长链非编码 RNAs(lncRNAs)和环状 RNAs(circRNAs)可在多个层面调节 mTOR 信号通路。在 BCSCs 中,miR-99a 直接靶向 mTOR 信号通路,抑制其表达,减少下游靶标的表达,调节 CSC 特性。miR-125b 等 miRNAs 的失调与乳腺癌对芳香化酶抑制剂(AIs)的耐药性相关,激活 AKT/mTOR 通路,促进癌症进展。
TIPE2 通过调节 mTOR 通路抑制 BCSCs 的自我更新和迁移能力;EMP3 抑制乳腺癌细胞的 S 期进入和 DNA 复制,增强化疗敏感性,调节 Akt-mTor 通路,影响干细胞特性;Heregulin 增加 BCSCs 比例,减弱 mTOR 抑制剂的作用,促进乳腺癌的侵袭性和耐药性;PD-L1 表达与乳腺癌预后不良相关,BCSCs 通过 Notch3/mTOR 轴抑制 PD-L1 表达,逃避免疫监视;HIF-1α 和 HIF-2α 通过激活 mTOR 信号通路,促进 BCSCs 特性和肿瘤进展;ST8SIA1 调节 BCSCs 功能,与肿瘤进展相关;SALL1 作为肿瘤抑制因子,通过调节 mTOR 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PROCR 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影响 mTOR 信号,维持乳腺癌细胞的干性;GSK3 通过调节 mTOR 通路影响 BCSCs 的增殖、存活和代谢,其失调与癌症相关。

mTOR 在 BCSCs 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mTOR 在 CSCs 的放化疗耐药中起关键作用,它调节细胞生长、代谢、自噬和存活等过程,促进 CSC 存活和自我更新,赋予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抗性,了解其与耐药机制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开发针对性治疗策略。

放射抗性

抑制 PI3K/mTOR 通路可使 BCSCs 对放疗更敏感,如 PKI-402 可减少 CSC 集落形成能力,增强辐射诱导的凋亡,增加 DNA 双链断裂。雷帕霉素抑制 mTOR 可降低 BCSCs 的自我更新能力,通过抑制 MnSOD 和 Akt 通路,增加 ROS 活性和不对称细胞分裂,提高放疗疗效。

化疗抗性

mTOR 通过多种机制介导 BCSCs 的化疗抗性。它促进 BCSCs 存活和自我更新,维持干细胞表型;激活 mTOR 可促进药物外排泵(如 ABC 转运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内药物积累,ABCC1 和 ABCB1 在乳腺癌中受 mTOR 调节,介导药物外排;mTOR 还增强 DNA 修复机制和抗凋亡通路,帮助 BCSCs 逃避化疗损伤,促进免疫逃逸和肿瘤微环境的支持,增强化疗抗性。因此,靶向 mTOR 有望克服化疗抗性,改善乳腺癌治疗效果。

靶向 BCSCs 中的 mTOR

由于 mTOR 通路在调节 CSC 维持和存活的关键过程中起核心作用,CSCs 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导致肿瘤发生、进展和治疗耐药,且其 mTOR 活性通常较高,与肿瘤恶性行为和耐药相关。因此,靶向 mTOR 通路可破坏 CSC 维持和自我更新,减少肿瘤生长和复发,有望选择性消除治疗耐药细胞,改善癌症治疗效果。

选择性 PI3K/Akt/mTOR 抑制剂

依维莫司(Everolimus)是 mTOR 的口服抑制剂,对 TNBC 细胞系有抗肿瘤活性,尤其对基底样亚型效果明显,但对具有 CSC 特征的细胞疗效较弱。在体内,它对基底样乳腺癌异种移植模型有显著抗肿瘤作用。依维莫司与来曲唑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人乳腺癌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进展,减少集落形成和肿瘤体积。
VS-5584 通过抑制 PI3K 和 mTOR,破坏关键信号通路,选择性消耗乳腺癌模型中的 CSC 群体,对肿瘤微环境产生影响,具有治疗乳腺癌的潜力。
PF-04691502 作为 mTOR 和 PI3K 的双重抑制剂,可减少乳腺球形成,抑制他莫昔芬诱导的 mTOR 信号激活,有望克服乳腺癌的内分泌耐药。
B591 是一种新型泛 PI3K 抑制剂,选择性抑制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优先靶向 CSCs,抑制乳腺球形成,减少 CSC 标记物表达,降低肿瘤播种能力,在小鼠模型中可减少肿瘤负担,延缓肿瘤复发。
NVP-BEZ235 作为 PI3K 和 mTOR 的双重抑制剂,可减少 BCSCs 比例,抑制细胞生长和存活,诱导凋亡,但对干细胞基因表达无抑制作用。BEZ235 和 MLN128 可抑制 mTORC1/2,但会激活 Notch1 信号,促进 TNBC 中 CSC 样群体的存活。
PKI-402 是 PI3K/mTOR 生存通路的 ATP 竞争性双重抑制剂,对非干细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 BCSCs,但可增强 BCSCs 对放疗的敏感性。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可精准靶向特定细胞或分子。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是用于 HER2 阳性乳腺癌治疗的单克隆抗体,与依维莫司联合使用,可增强对乳腺癌干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减少克隆形成能力,在体内可减小肿瘤尺寸。曲妥珠单抗与 PI3K 抑制剂或 mTOR 抑制剂联合使用,可协同抑制 CSC 生长,减少耐药 CSC 的产生。
迪努妥昔单抗(Dinutuximab)靶向 GD2,抑制 GD2 阳性 BCSCs 的黏附、迁移和乳腺球形成,抑制 mTOR 信号通路,与激活的自然杀伤(NK)细胞联合使用,可增强治疗效果。

天然产物

天然产物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潜力,如红景天苷、冬凌草甲素、姜黄素等可调节 mTOR 活性,且副作用较小。它们通过调节 PTEN 和 Akt 等上游调节因子或直接抑制 mTOR 复合物发挥抗癌作用。目前虽临床研究有限,但临床前研究显示出其作为替代或辅助治疗的潜力。
熊果酸(Ursolic acid)可减少 BCSCs 比例,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调节 PTEN 和 FAK/PI3K/Akt/mTOR 信号通路。
十五烷酸(Pentadecanoic acid)通过调节 mTOR 信号通路,抑制 MCF-7/SCs 的干性特征,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薯蓣皂苷(Dioscin)抑制 BCSCs 的增殖、迁移、侵袭和集落形成,诱导细胞周期停滞,抑制 AKT/mTOR 信号通路。
槐定碱(Sophoridine)衍生物可诱导 BCSCs 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凋亡蛋白和细胞周期,抑制 mTOR 信号通路。
人参皂苷(Ginsenosides)中的 SRg3 和 RRg3 可通过 mTOR 通路靶向 BCSCs,组合使用可抑制 TNBC 细胞迁移,减少乳腺球形成和 BCSCs 比例,调节 AKT/mTOR 信号通路。
抹茶绿茶(Matcha green tea)可抑制 BCSCs 的增殖,减少乳腺球形成,调节 mTOR 信号通路,诱导代谢重编程。
特级初榨橄榄油中的成分可抑制 BCSCs 功能,作为 mTOR 的 ATP 竞争性抑制剂,抑制 DNA 甲基转移酶,与其他药物协同增强抗 BCSCs 效果。
槲皮素(Quercetin)抑制 BCSCs 的活力、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调节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减少肿瘤生长和转移潜力。

其他药物

BIBR1532 作为选择性端粒酶抑制剂,可诱导 BCSCs 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下调 mTOR 通路相关基因,具有治疗乳腺癌的潜力。
AZD4547 抑制 FGFR 信号通路,减少 CSCs/TICs 比例,抑制肿瘤球形成,对 ErbB2 过表达的乳腺癌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甲双胍(Metformin)通过调节 AMPK 和 mTOR 信号通路,减少 BCSCs 群体,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增强对癌症治疗的敏感性,与热疗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此外,它还可预防 ErbB2 介导的乳腺癌发展,抑制 CSC 亚群。
布福莫汀(Buformin)抑制线粒体复合物 I,激活 AMPK,下调 mTOR 通路,减少癌细胞的干性,对 erbB-2 过表达的乳腺癌有治疗潜力。
硫利达嗪(Thioridazine)与卡铂联合使用,可协同抑制 TNBC,靶向 BCSCs,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生长。SB-699,551 作为 5-HT5A 受体拮抗剂,可破坏 PI3K/AKT/mTOR 轴,减少 BTICs 活性,抑制肿瘤生长。

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可实现精准药物递送,提高癌症治疗效果。金纳米颗粒(AuNPs)可作为药物载体,克服乳腺癌干细胞的耐药性,通过诱导铁依赖性细胞死亡、抑制 mTOR 通路等机制发挥作用。
负载拉帕替尼和假叶树酸 B(PAB)的铁蛋白纳米颗粒(L/P@Ferritin)可靶向 TNBC 细胞,诱导铁死亡,抑制肿瘤生长。
喹吖因 - 金杂化纳米颗粒(QAuNP)经近红外(NIR)光照射后,可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和肿瘤进展,下调 PI3K/AKT/mTOR 通路。

基于 microRNA 的疗法

miRNAs 参与调节<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