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CircNF1通过双重调控PD-L1促进食管鳞癌进展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CircNF1 modulates the progression and immune evas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rough dual regulation of PD-L1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 9.2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发现circNF1通过激活STAT3转录和USP7介导的蛋白稳定性双重调控PD-L1表达,揭示了食管鳞癌(ESCC)免疫逃逸新机制。该研究为预测PD-L1抑制剂疗效提供新型生物标志物,并为联合免疫治疗策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占病例总数的80%以上。尽管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ESCC治疗中取得突破,但临床响应率仍不足50%。这种治疗瓶颈主要源于肿瘤细胞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特别是PD-L1表达的动态调控网络尚未完全阐明。与此同时,环状RNA(circRNA)作为新兴调控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展现出多维度调控能力,但其在ESCC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仍是未解之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昌、鞠晨曦等研究人员在《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发表的重要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circNF1通过表观遗传和翻译后修饰双重机制调控PD-L1表达的新范式。研究团队运用多组学技术联合作战:通过circRNA微阵列筛选发现circNF1与PD-L1治疗响应显著相关;采用ddPCR(微滴式数字PCR)和qRT-PCR在108对ESCC组织样本中验证其诊断价值;利用ChIRP-MS(染色质RNA纯化质谱)捕获ANXA1为关键互作蛋白;结合RNA-seq和细胞因子阵列阐明JAK-STAT3通路激活机制;并通过NSG小鼠人源化模型验证circNF1沉默可增强PD-L1阻断疗效。
研究结果部分,作者首先在"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NF1 in ESCC"中证实:circNF1来源于NF1基因第2-8外显子的反向剪接,在ESCC组织和血清中特异性高表达,其环状结构经RNase R和放线菌素D实验验证具有超强稳定性。随后的功能实验"CircNF1 impacts ESCC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显示:circNF1敲除使KYSE150和TE1细胞增殖率下降42%,侵袭能力减弱65%,而过表达则产生相反效应。
机制探索部分"CircNF1-mediated STAT3 phosphorylation drives PD-L1 transcription"揭示:RNA-seq分析发现circNF1沉默导致IL-6分泌减少,进而抑制STAT3酪氨酸705位点磷酸化(p-STAT3Tyr705)。ChIP实验证实circNF1通过增强p-STAT3与PD-L1启动子的结合,使其转录水平提升2.3倍。在"CircNF1 destabilizes ANXA1 protein"章节中,分子对接显示circNF1与ANXA1蛋白C端第三重复结构域结合,阻碍USP7(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对ANXA1的去泛素化作用,导致ANXA1蛋白半衰期从8小时缩短至3小时。
最关键的发现体现在"CircNF1 facilitates PD-L1 expression"部分:当circNF1占据ANXA1的USP7结合位点后,USP7转而更多结合PD-L1,使其泛素化水平降低60%,蛋白稳定性显著增强。这种"跷跷板"式调控使PD-L1在mRNA和蛋白两个层面同步上调。动物实验证实,circNF1 siRNA联合PD-L1单抗治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78%,CD8+ T细胞浸润增加3倍,细胞毒性因子IFN-γ和GZMB分泌提升2倍。
在讨论环节,作者指出该研究具有双重革新意义:理论上,首次阐明circRNA可通过空间位阻效应改变蛋白互作网络,即circNF1如同"分子楔子"插入ANXA1-USP7复合物,重编程USP7的底物偏好性;临床上,队列研究显示circNF1联合PD-L1 CPS评分预测免疫治疗响应的AUC达0.897,优于现有单一指标。局限性在于NSG小鼠模型仅使用TE1细胞系,且未解析circNF1调控IL-6分泌的具体机制。这些发现为开发circNF1靶向的核酸药物联合PD-L1抑制剂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ESCC精准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生物标志物体系。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