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重塑:环境毒素防护新机制及其生态代价

《iScience》:Gut microbiome remodeling provides protection from an environmental toxin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iScience 4.6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环境毒素威胁下宿主-微生物互作机制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构建C. elegans-CeMbio模型系统,揭示Stenotrophomonas通过APH(3')酶中和新霉素(neomycin)的分子机制,发现KGB-1/JNK通路驱动的宿主行为选择与菌群竞争平衡共同促进保护性菌株富集,同时阐明这种短期适应性重塑会降低宿主对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性。该研究为环境应激下微生物组动态调控提供了范式,对理解抗生素暴露的生态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在全球化工业发展背景下,环境毒素如农药、抗生素的扩散已成为生态健康的重要威胁。传统观点认为动物依赖自身解毒系统应对毒素,但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其庞大的代谢网络协助宿主解毒。然而,这种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宿主-菌群协同进化的动态过程,以及短期适应可能带来的长期代价仍不明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n Kim、Michael Shapira团队在《iScience》发表的研究,以新霉素为模型毒素,通过多学科方法揭示了肠道菌群重塑提供环境防护的完整路径及其生态权衡。

研究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菌群结构、细菌负荷定量(CFU计数)、RNA-seq解析宿主转录响应、遗传操纵(构建APH(3')转基因菌株)及行为学实验(趋避分析),结合感染模型和脂质染色技术,系统解析了从分子到生态层面的调控网络。

Gut bacteria protect C. elegans from neomycin toxicity 通过比较喂食E. coli OP50与12株CeMbio菌群的线虫,发现后者能完全抵抗新霉素导致的发育延迟(p<7.64E-4)。生存实验证实活菌依赖的保护作用,且与细菌的新霉素抗性正相关。

Neomycin-induced microbiome remodeling involves gut enrichment 16S测序显示暴露组肠道Stenotrophomonas indicatrix JUb19占比从<10%升至>80%(p<0.05),其基因组携带的APH(3')磷酸转移酶是关键:将APH(3')基因转入敏感菌S. rhizophila BIGb262后,转化菌获得保护能力(p<7E-7)。竞争实验表明新霉素改变菌间平衡,促使抗性株抢占生态位。

Kgb-1-dependent toxin avoidance drives bacterial preference RNA-seq发现KGB-1/JNK通路激活(富集p=2E-4),行为实验证实该通路介导宿主主动趋避新霉素(距离增加p<2E-5),并优先选择含APH(3')的活菌(p=4.5E-7)。空间分离实验证明KGB-1依赖的行为选择独立于肠道竞争机制。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microbiome remodeling 菌群重塑可持续2.5天,伴随脂质储存增加(p=2.4E-8)和感染抵抗力下降(p=0.003)。缺失三种新霉素敏感但病原抗性相关菌株(如Sphingobacterium BIGb0170)是抗性丧失主因,提示功能特异性而非多样性决定宿主健康结局。

该研究首次整合细菌酶学(APH(3'))、宿主应激通路(KGB-1/JNK)和生态竞争理论,阐明微生物组快速适应环境毒素的多层次机制。其发现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为利用益生菌对抗抗生素污染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警示短期适应性可能以代谢紊乱和感染风险为代价。这种"保护-代价"框架为评估环境应激的生态健康影响提供了新维度。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