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基于游离DNA的“衰老时钟”
《Biochemistry (Moscow)》:“Aging Clocks” Based on Cell-Free DN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Biochemistry (Moscow) 2.3
编辑推荐:
推荐语: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基于细胞游离DNA(cfDNA)的新型衰老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和片段组学特征构建多维度衰老时钟(Aging Clock),为量化生物学年龄(Biological Age)和评估衰老相关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突破性工具。
衰老伴随生理与分子层面的系统性变化,cfDNA作为“分子足迹”可捕获组织特异性损伤信号。研究发现cfDNA的甲基化模式(如CpG岛甲基化缺失)与衰老呈强相关性,其片段大小分布(如短片段富集)反映细胞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ptosis)的动态平衡。
第二代衰老时钟整合cfDNA甲基化(cf-meth)、端粒长度(TL)和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CN),通过机器学习(如XGBoost)建立预测模型。例如,Horvath时钟(2013)基于353个CpG位点,而GrimAge(2019)进一步纳入血浆蛋白标记物(如GDF-15),误差率低至±3.2年。
cfDNA衰老时钟在早筛(如癌症1型糖尿病)和干预评估(如Senolytics药物)中展现潜力,但存在样本异质性(如造血系统贡献度>60%)和技术噪音(如PCR偏倚)。最新研究通过单分子测序(PacBio HiFi)提升端粒-着丝粒(T2T)区域解析精度。
空间表观组学(Stereo-CUT&Tag)和微流体芯片(Organ-on-a-Chip)将推动器官特异性衰老研究,而CRISPR-dCas9靶向编辑(如DNMT3AR882H)可能重塑时钟算法。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