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聚集与解聚的双重调节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Dual modulation of amyloid beta and tau aggregation and dissoci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来源: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10.8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D)中Aβ和tau蛋白协同致病的分子机制,揭示了二者通过β-片层结构(β-sheet)形成神经毒性聚集体的关键特征。作者创新性提出双重靶向策略——通过抑制Aβ42的17LVF19和tau的275VQIINK280/306VQIVYK311等关键结构域,或利用EGCG、姜黄素等天然化合物破坏疏水相互作用/静电作用,实现同时调控聚集(aggregation inhibition)与解聚(dissociation)。该研究为开发新一代AD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最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NFTs)的异常沉积。研究表明,Aβ42因其C端41IA42疏水片段展现出比Aβ40更强的聚集倾向,而tau蛋白则通过微管结合域(MTBD)中的275VQIINK280和306VQIVYK311六肽片段形成交叉β结构。二者通过长程神经网络相互促进,加速AD病程发展。
Aβ聚集动力学显示,其16KLVFFAEDVG25和29GAIIGLMVGGVVIA42片段通过疏水相互作用驱动原纤维形成。冷冻电镜证实,tau蛋白V306-F378区域构成的C型结构是纤维核心。值得注意的是,Aβ寡聚体与tau单体通过Tyr10/Phe20等残基发生交叉播种(cross-seeding),这种协同毒性比单一聚集体高3-5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竞争性结合Aβ的His6/Glu11和tau的Ser341,同时破坏二者β片层结构。姜黄素衍生物PE859则能降低SAMP8小鼠脑内Aβ42水平达47%,并减少tau磷酸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可与Aβ的Leu34/Val39及tau的Ile308形成π-π堆积,实现双重解聚。
当前临床前研究聚焦三类策略:(1)靶向Aβ中央疏水核(17LVF19)和tau steric zipper结构的共价抑制剂;(2)促进小胶质细胞清除的纳米材料如碳点(carbon dots);(3)穿透血脑屏障(BBB)的转运体偶联技术。AS-603等候选药物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NCT04476303),其通过增强Aβ/tau寡聚体降解显示双重调节潜力。
尽管靶向Aβ的单抗(MABs)如Aducanumab已获批,但约38%患者出现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异常(ARIA)。相比之下,天然化合物如新贝碱(neferine)通过将β折叠转为α螺旋,展现出更优的安全性。未来需结合生物标志物分层,开发针对APOE ε4携带者等特定亚群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10x Genomics闁哄倹婢橀幖顪渋sium HD 鐎殿喒鍋撻柛姘煎灠瀹曠喓绱掗崱姘姃闁告帒妫滄ご鎼佹偝閸モ晜鐣遍柛蹇嬪姀濞村棜銇愰弴鐘电煁缂佸本妞藉Λ鍧楀礆閸℃ḿ鈧粙鏁嶉敓锟�
婵炲棎鍨肩换瀣▔鐎n厽绁癟wist闁靛棗锕g粭澶愬棘椤撶偛缍侀柛鏍ㄧ墱濞堟厤RISPR缂佹稒鐩埀顒€顦伴悧鍝ヤ沪閳ь剟濡寸€n剚鏆╅悗娑欏姃閸旓拷
濞戞挸顑堝ù鍥Υ婵犲嫮鐭庨柤宕囧仜閸炴挳鎽傜€n剚顏ら悹鎰╁妺缁ㄧ増鎷呭⿰鍐ㄧ€婚柡瀣姈閺岀喎鈻旈弴鐘虫毄閻庢稒鍔掗崝鐔煎Υ閿燂拷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