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最新发表Cell文章:dcas9原位捕捉染色质互作新技术

【字体: 时间:2017年08月2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徐剑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生物医学研究院(IBS)周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首次利用了“biotinylated dCAS9”的方法建立了高分辨率,位点特异原位DNA-蛋白质以及其他元件的互作网络。

  

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徐剑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生物医学研究院(IBS)周峰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发表了题为“In Situ capture of chromatin interactions by biotinylated dCAS9”的文章,首次利用了“biotinylated dCAS9”的方法建立了高分辨率,位点特异原位DNA-蛋白质以及其他元件的互作网络。这种3D互作组学手段有助于科研人员今后就调控元件与疾病和发育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24日(美国时间)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西南医学中心的徐剑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生物医学研究院周峰研究员。徐剑教授为该文章的Lead Contact。

据报道,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调控基因表达的顺式(cis-)和反式(trans-)作用元件进行系统研究成为当前急需填补的领域空白。此前也有利用3D基因组图谱的方法来研究染色质结构的组学技术: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A-PET能够鉴定到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染色质互作水平,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Hi-C技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捕获包含各种拓补结构在内的与染色体相关的互作关联信息。但遗憾的是,目前为止,这些技术都无法得到与基因位点特异性相关的互作图谱,同时也缺乏反式作用原件(trans-)参与介导的互作图谱信息。

这篇文章建立的“CAPTURE方法”可以针对感兴趣的基因位点进行全面的挖掘,在原位发现对DNA的转录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及其他元件,这种3D互作组学手段有助于科研人员今后就调控元件与疾病和发育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同期Cell杂志也公布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研究组的调控肠道炎症的天然免疫细胞新亚群ILCreg细胞,以及清华大学杨茂君研究组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结构这两项重要的成果。Cell再发多篇中国学者成果:中科院杰青发现天然免疫细胞新亚群ILCreg细胞

原文标题:

In Situ capture of chromatin interactions by biotinylated dCAS9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