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中国科学家称韩春雨实验可重复

【字体: 时间:2016年08月10日 来源:财新网

编辑推荐:

  河北科大副教授韩春雨此前研究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8月8日,《自然》网站发表消息,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抱怨他们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的结果,但也有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科学家向《自然》新闻表示,韩春雨的实验可以重复。

  

河北科大副教授韩春雨此前研究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8月8日,《自然》网站发表消息,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抱怨他们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的结果,但也有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科学家向《自然》新闻表示,韩春雨的实验可以重复。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介绍了该团队新发明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由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副教授和其研究团队发现的这种基因编辑技术,不同于目前大热的CRISPR-Cas9技术,被认为具有独特优势,未来极具潜力。然而,这一备受关注成果在一个多月后被指“不可重复”,受到多方质疑。

随后,英国爱丁堡再生医学研究所(MRC Centr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普兰·德瓦利(Pooran Dewari)发起了在线调查,并于8月4日将结果公布在全球科学家质粒共享非盈利组织Addgene上。

德瓦利称,至今韩春雨提交到Addgene的质粒已经被全世界的实验室索要了近400次,研究人员们都在兴奋的试验NgAgo的基因编辑应用。然而,截至2016年8月1日,共165名人员回答的调查问卷中,在88名受访者中仅1人证实,在目标点位成功形成了插入缺失。同时,41名受访者试图利用此技术进行表位标记,但仅有1人能够在目标位点检测到标记的插入。

总的来说,64%的研究人员对新方法不满意,65%的人希望有人能优化NgAgo的操作。德瓦利认为,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优化NgAgo,他建议从事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在网上公开讨论,并将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7月29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生物和环境学院教授盖坦·巴尔焦(Gaétan Burgio)把自己近两个月来,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的NgAgo基因编辑实验数据和结论分析公开在博客里,并称经过多次尝试后,他仍旧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NgAgo能进行基因组编辑。并且NgAgo似乎需要在50℃以上的实验条件下才能起作用,与韩春雨文章中的37℃常温是矛盾的。

巴尔焦曾对财新记者说,“我觉得这已经可以表明韩春雨的研究是有问题的,我已经呼吁韩春雨能够把具体的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公开出来,来证明自己的文章是没有问题的。”

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原主席路易斯·蒙特柳(Lluis Montoliu)发邮件给他在国际转基因协会的同事,援引了巴尔焦的案例,建议“放弃任何关于NgAgo的项目”。

《自然》新闻的报道则称,一位独立于韩春雨实验室工作的中国研究人员表示,他的实验室在一些细胞中测试了NgAgo,发现在靶向的位置可以产生基因突变,他说这一结果也通过了测序得到确认。这位科学家补充说,编辑的过程不如CRISPR-Cas9高效,也需要提高效率。“但总的来说,有效,”他告诉《自然》新闻。这位研究人员要求匿名,因为他不想卷入这一争议。

还有另外两位要求匿名的中国科学家向《自然》新闻表示,他们最初的结果显示NgAgo有效,但还需要进一步更多的测序确认。

“它也许,也许有效,”巴尔焦说,“但即使是这样,它也太具有挑战性,不值得去用。它不会超过CRISPR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

韩春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现在每天收到很多骚扰电话和短信,嘲笑他的事业已经完结,但是他坚信他的技术是可靠的。他也告诉《自然》新闻,他已经应Addgene的要求,在线提交了一份更加详细的实验方案,希望这能够帮到其他科学家重复他的工作。

目前,《自然-生物技术》已着手调查此事。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河北科技大学表示,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原标题:《自然》新闻:三位匿名中国科学家为韩春雨背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