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期刊质疑端粒长度的一种预测作用

【字体: 时间:2016年05月2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并不能有效地预测无疾病症状的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

  

生物通报道: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字,心血管疾病(CVD)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夺去1750万人的生命。

现在,基于风险预测的预防策略,是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科学家们非常想开发出新的心血管危险生物标记物,能够比传统的风险因子(高胆固醇、吸烟、缺乏运动和高血压)更加精确的预测风险。一个可能的生物标志物是端粒长度,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血液循环中的白细胞端粒长度(LTL),并不能有效地预测无疾病症状的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

尽管缺乏一定的关联,但是,Instituto de Salud Carlos III心血管研究网络的Andrés博士强调,需要谨慎解释这些结果:“这些结果很像一个人一生中单个点上的拍摄快照,我们仍然需要确定,最初白细胞端粒较短的人,是否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更快,是否有更高比例的非常短的端粒,或者在衰老过程中他们的端粒缩短速度是否更快。”但是Andrés博士还强调说:“我们希望这些重要的问题,在后续调查计划中得到答案。”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复杂结构,它的功能是保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细胞的生存能力。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DNA逐步缩短,从而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尤其是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端粒DNA缩短不仅被视为衰老的一个标记,而且也是一个人总体健康状况的标记,因此,科学家们对一种可能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就是:在循环白细胞中的端粒长度,可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个观点受到了流行病学研究的支持——证明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风病人的LTL较短。然而,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特别是在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对于心血管疾病与高比例的非常短的端粒之间的关联,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适用于任何流式细胞实验室,Attune® NxT 声波聚焦流式细胞仪,索取免费技术资料>> >>

经典的风险因素
估计有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没有基于经典风险因素的高风险预测,如高胆固醇、吸烟、缺乏锻炼和高血压。此外,许多人在这些风险因素的得分虽然很高,但却不发展疾病。因此,我们明确需要找到新的生物标记,使我们能够早期识别那些没有显示疾病症状、但是发展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很高的人。专家认为,这将让医生在高危人群中采取适当的预防性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医疗保健和社会成本。

这项新的研究包括参与PESA (Progression of Early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临床试验的1459名志愿者。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小组探讨的是:平均LTL和非常短的端粒的比例,是否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和程度相关联(在疾病症状的出现之前)。该研究小组使用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和髂股动脉、腹主动脉进行了2 d和3 d超声波分析,并用计算机断层扫描量化了冠状动脉的钙化,从而分析了不同血管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和程度。LTL是由Centro Nacional de Investigaciones Oncológicas (CNIO)的María Blasco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使用HT-QFISH技术,进行测量的。

根据先前的研究,这些结果显示出,年龄增加和较低的平均LTL以及更高比例的短端粒(任意定义为测量不到3个碱基)之间存在一种关联。然而,研究的共同作者Juan M. Fernández-Alvira和Beatriz Dorado指出,在PESA组群中,这些参数没有一个显示出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存在关联。

PESA研究首席研究员Valentin Fuster博士得出结论:“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和HT-QFISH分析的结合,可使我们最终评估,循环白细胞的端粒长度是否是一个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识别哪些无症状高危个体在将来会患上心血管疾病。”Fuster博士补充道:“由于PESA研究,我们现在能够确定,渐进性的端粒缩短是否可以预测亚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长期以来,端粒长度被认为与癌症等疾病相关联。例如,2015年四月十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表明,癌细胞利用端粒酶的程度,可能取决于端粒酶活性相关基因的哪些变异在个体细胞中表达(权威期刊解析端粒与癌症死亡率)。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与哈佛大学合作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血细胞端粒(DNA链的保护端盖)长度变化的独特模式,可在实际确诊多年以前就预测出癌症。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四月三十日的《EBioMedicine》(华人女学者:端粒变化可提前十年预测癌症)。

去年9月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生化过程如何控制保护性染色体末端的长度”的分子证据,这是最终了解癌症生长和衰老的重要一步。相关研究结果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发表在《eLife》杂志(eLife:端粒、癌症和衰老新见解)。

(生物通:王英)

生物通推荐原文:
Short Telomere Load, Telomere Length, and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Juan M. Fernández-Alvir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6)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