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CRISPR-Cas9脱靶效应的新方法

【字体: 时间:2016年04月1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4月15日,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惠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基于Cas9D10A的筛查方法,将一种一体化的Cas9D10A切口酶载体与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富集相结合,随后是高通量的基因型和表型克隆筛选策略,可高效地生成同基因敲除和敲入,同时具有最低的脱靶效应。

  

生物通报道:RNA引导的Cas9核酸酶,被广泛用来设计各种细胞和生物的基因组。尽管Cas9能够诱导有效的突变发生,但是脱靶效应提高了人们对于系统特异性的担忧。最近,有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 “双切口(double-nicking)”策略,利用催化突变体Cas9D10A切口酶,将脱靶效应降至最低。4月15日,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惠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基于Cas9D10A的筛查方法,将一种一体化的Cas9D10A切口酶载体与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富集相结合,随后是高通量的基因型和表型克隆筛选策略,可高效地生成同基因敲除和敲入,同时具有最低的脱靶效应。

CRISPR-Cas系统在细菌和古细菌的适应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以攻击入侵的外来遗传因子。最近,酿脓链球菌2型CRISPR-Cas9系统,已被用来通过诱导DNA双链断裂(DSBs)进行基因组工程,DSBs可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同源引导的修复(HDR)而得以修复。诱变NHEJ能够在修复位点诱导插入或缺失,这可能会导致开放阅读框的移码突变,从而产生截短体蛋白和在mRNA中产生过早成熟的停止密码子,这是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的一个关键诱导物。

另外,HDR允许精确的基因敲入遗传修饰,如点突变、插入和表位标记。CRISPR-Cas9系统可有效地生成基因组修饰,仅仅依靠一个PAM和一个与靶基因互补的sgRNA。然而,sgRNA可能经常被设计为对靶位点有很高的特异性(在大的基因组,如哺乳动物基因组),通常相关序列包含一个或多个与sgRNA不匹配的基因,从而会产生潜在不良的脱靶效应。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样的脱靶效应可能会影响最终实验结果,并限制了CRISPR-Cas9的效用,特别是在临床设置中。

最近的研究表明,CRISPR-Cas9脱靶效应可能由几种方法诱导,包括利用缩短的sgRNAs、FokI-Cas9融合核酸酶、纯化的Cas9核糖核蛋白、修改的sgRNAs或配对的催化突变Cas9切口酶。虽然这些方法当中有几种方法能达到较低的脱靶效应,但代价是,会降低打靶效率。延伸阅读:检测CRISPR/Cas9脱靶效应的简单方法Cell子刊:定量基因组编辑的脱靶和打靶效应NIBS张昱《Cell Res》解析CRISPR/Cas9脱靶效应

有很多研究都集中在Cas9切口酶(RuvCD10A或HNHH840A),不同于野生型Cas9——会产生迟钝的DSBs,它们只切割DNA的一条链,产生可被如实修复的单链断裂(SSB),而不会诱导插入和缺失。为了产生DSBs,最近有研究开发了一种双切口策略,包括靶定相邻区域的配对切口酶,从而意味着脱靶DSBs的可能性减至了最小化。然而,多个质粒的共转让,包括一个Cas9切口酶、两个sgRNA和一个荧光标记,可能会影响转染效率和定向诱变,因此,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的广泛使用受到了限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基于Cas9D10A的筛查方法,将一种一体化的Cas9D10A切口酶载体与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富集结合,随后是高通量的基因型和表型克隆筛选策略,可高效地生成同基因敲除和敲入,同时具有最低的脱靶效应。研究人员在三种不同的人细胞系中,通过靶定DNA损伤反应(DDR)蛋白MDC1、53BP1、RIF1和P53,以及核架构蛋白Lamin A/C的基因,验证了这种方法。

研究人员还利用单链寡脱氧核苷酸作为同源模板,有效地获得了双等位基因敲入克隆,在RIF1位点插入了一个EcoRI识别位点,并在组蛋白H2AFX位点引入一个点突变,以抑制DDR因子在DNA双链断裂位点的组装。这种通用的筛查方法,应该有助于旨在确定基因功能、模拟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研究,并探索新的治疗机会。

(生物通:王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CRISPR-Cas9D10A nickase-based genotypic and phenotypic screening to enhance genome editing
Abstract: The RNA-guided Cas9 nuclease is being widely employed to engineer the genomes of various cells and organisms. Despite the efficient mutagenesis induced by Cas9, off-target effects have raised concerns over the system’s specificity. Recently a “double-nicking” strategy using catalytic mutant Cas9D10A nickase has been developed to minimise off-target effects. Here, we describe a Cas9D10A-based screening approach that combines an All-in-One Cas9D10A nickase vector with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enrichment followed by high-throughput genotypic and phenotypic clonal screening strategies to generate isogenic knockouts and knock-ins highly efficiently, with minimal off-target effects. We validated this approach by targeting genes for the DNA-damage response (DDR) proteins MDC1, 53BP1, RIF1 and P53, plus the nuclear architecture proteins Lamin A/C, in three different human cell lines. We also efficiently obtained biallelic knock-in clones, using single-stranded oligodeoxynucleotides as homologous templates, for insertion of an EcoRI recognition site at the RIF1 locus and introduction of a point mutation at the histone H2AFX locus to abolish assembly of DDR factors at sites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This versatile screening approach should facilitate research aimed at defining gene functions, modelling of cancers and other diseases underpinned by genetic factors, and exploring new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