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Cell子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16年01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密歇根大学、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FBXW7通过XRCC4的K63连接多聚泛素化促进了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7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密歇根大学、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FBXW7通过XRCC4的K63连接多聚泛素化促进了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1月7日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特聘教授孙毅(Yi Sun)与密歇根大学的Meredith A. Morgan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孙毅教授长期从事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分子标志物/抗肿瘤分子靶点鉴定及小分子抗癌药物开发的研究工作,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军者之一,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获得授权国际专利5项。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真核细胞内降解蛋白的重要体系,它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F-box家族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FBXW7是F-box家族蛋白中研究较多的成员之一。

FBXW7又名FBW7、AGO、Hcdc4和SEL-10,是一种拥有7串联WD40重复结构域的F-box蛋白,可作为SCF型泛素连接酶(E3)复合物的底物识别亚基发挥作用。FBXW7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其基因在多种肿瘤包括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和白血病中存在着基因突变或缺失。FBXW7可直接结合和靶向作用多种转录激活因子或原癌基因,如周期蛋白E、c-Myc、c-Jun、Notch、MCL1、KLF5和mTOR等对其进行泛素化修饰和随后的26S蛋白酶体降解。肿瘤抑制蛋白FBXW7的研究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延伸阅读:《Cell》揭开白血病细胞生存的秘密 )。

DNA双链断裂(DSB)是最有害的DNA损伤类型,由某些化疗药物、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微束激光、重离子辐照等多种因素所诱导。DNA损伤修复是机体在遭受外界因素威胁时,仍能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机制,而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异常或错误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基因组重排以及全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肿瘤。

锐博生物推出最全面的组蛋白修饰ChIP-seq整体服务,免费索取技术资料,咨询报价>> >>

在真核细胞中,DNA双链断裂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修复:同源末端连接(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简而言之,HR连接要求姐妹染色单体中的同源模板修复损伤,而NHEJ重新连接两个自由的DNA末端,不需要同源末端连接。NHEJ是DNA损伤修复的重要机制,而NHEJ途径中的重要成员之一: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4(XRCC4)对于NHEJ途径是专有且必需的。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FBXW7促进了NHEJ修复,耗尽FBXW7可导致辐射敏化。响应电离辐射,ATM使得FBXW7丝氨酸26(serine 26)位点磷酸化,将它招募至DNA双链断裂位点,而激活的DNA-PKcs使得XRCC4丝氨酸325/326(serines 325/326)磷酸化,促进了XRCC4结合FBXW7。随后,SCFFBXW7 E3连接酶促进了XRCC4 K63泛素化。FBXW7介导的XRCC4多聚泛素化推动了NHEJ修复。与这些研究结果相一致,一种破坏XRCC4多聚泛素化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减少NHEJ修复。

新研究揭示出了FBXW7促成基因组稳定性的一条新机制,提出了在人类癌症中失活FBXW7有可能是提高放疗疗效的一种潜在策略。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FBXW7 Facilitates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via K63-Linked Polyubiquitylation of XRCC4

FBXW7 is a haploinsufficient tumor suppressor with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occurring in human cancers. FBXW7 inactivation causes genomic instability, but the mechanism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show that FBXW7 facilitates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 repair and that FBXW7 depletion causes radiosensitization. In response to ionizing radiation……

作者简介:

孙毅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特聘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放射肿瘤学系终身教授、放射与肿瘤生物学部主任,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会士。2003年任密歇根大学教授前曾在辉瑞 (Pfizer)工作了8 年,领导了多个肿瘤分子标志物/抗肿瘤分子靶点的鉴定和相关新药开发的前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转化医学科研经验。

在国际上首次克隆了凋亡敏感基因SAG( Sensitive to Apoptosis Gene, also known as RBX2 or ROC2), 鉴定了SAG在细胞凋亡,肿瘤发生,新生血管形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长期从事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分子标志物/抗肿瘤分子靶点鉴定及小分子抗癌药物开发的研究工作,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获得授权国际专利5项,是该研究领域的领军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CRL(Cullin-RING-Ligase) E3泛素连接酶SAG的分子和肿瘤生物学研究;p53在细胞的生长和凋亡中的调节作用;对放射治疗敏感的新型靶基因的辨识与验证;和新型抗癌药物的发现。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