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Cell子刊发布免疫新成果

【字体: 时间:2015年08月2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生长因子FGF2与白细胞介素-17(IL-17)协同作用修复了肠上皮损伤。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5日的《免疫》(Immunity)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生长因子FGF2与白细胞介素-17(IL-17)协同作用修复了肠上皮损伤。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25日的《免疫》(Immunity)杂志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钱友存(Youcun Qian)研究员及沈南(Nan Shen)教授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钱友存研究员长期从事免疫信号转导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沈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分子遗传机制并发展特异性免疫干预手段防止靶器官损害(延伸阅读:上海交大沈南教授Nature子刊发表miRNA研究新文章 )。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易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近年来,随着对炎症性肠病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发病及治疗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不论是肠道的原发性病变,还是继发性损害,均会造成肠上皮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因而,肠上皮屏障损伤成为了炎症性肠病细胞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的新领域。

可重复使用耗材的全新Countess II自动细胞计数仪 免费申请Demo!

IL-17是Th17细胞分泌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其家族成员包括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IL-25)和IL-17F。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主要功能是介导炎症反应,它是炎症反应的微调因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个作用目标。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生长因子FGF2可与IL-17协同作用,诱导一些修复损伤上皮的基因。在DSS诱导结肠炎模型中FGF2或IL-17缺乏均可导致上皮细胞增殖受损,促进促炎症微生物群生长及病状恶化。他们发现,在DSS诱导结肠炎模型中失调的微生物群可诱导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TGFβ1)表达,转而诱导了调控性T细胞中的FGF2表达。IL-17信号重要接头蛋白Act1可通过结合接头分子GRB2干扰其与鸟苷酸交换因子SOS1结合来抑制FGF2诱导的ERK激活。Act1优先与IL-17受体复合物结合,可解除对FGF2信号的抑制效应。

新研究证实,微生物群驱动的FGF2和IL-17协同作用,通过Act1介导直接信号串扰来修复了受损的肠上皮。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Growth Factor FGF2 Cooperates with Interleukin-17 to Repair Intestinal Epithelial Damage

The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mucosal immunity. However, it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how the epithelial barrier is maintained after damage. Here we show that growth factor FGF2 synergized with interleukin-17 (IL-17) to induce genes for repairing of damaged epithelium. FGF2 or IL-17 deficiency resulted in impaired epithelial proliferation, increased pro-inflammatory microbiota outgrowth……

作者简介:

钱友存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免疫与疾病研究组组长

研究方向
本实验室将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方法和小鼠疾病动物模型等手段,研究重大炎症相关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在内的疾病发病机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白介素17信号转导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2)NOD样受体(病原和应激识别受体)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主要成果
长期从事免疫信号转导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主要成果包括:1)发现Act1介导IL-17受体的信号转导及其相关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Nat. Immunol.2007)。2)发现TRAF3负调控IL-17受体的信号转导及其相关的自身免疫病(J. Exp. Med. 2010)。3)发现IL-17C的受体IL-17RE,并研究阐明其在宿主抗感染粘膜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Nat. Immunol.2011)。4)发现持续IL-17刺激细胞导致Act1的降解,致使细胞脱敏(Sci. Signal.2011)。这些研究对深入了解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研究成果被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如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专评;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edicine、Cell Leading Edge等作为研究亮点点评,多次被Faculty of 1000 Biology收录(Top 2%),以及文汇报报道等。

沈 南

上海风湿病学研究所所长,分子遗传学研究室主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PI

研究方向
研究目标是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的分子遗传机制并发展特异性免疫干预手段防止靶器官损害。主要内容包括:1) SLE相关基因的定位、鉴定及功能研究;2) SLE患者干扰素通路异常激活的分子机制和IFN-α诱导的相关基因在狼疮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研究;3) 鉴定参与免疫调节的非编码RNA,研究非编码RNA在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4) 发展新的疾病生物标志物。

主要成果
1. 发现I型干扰素通路异常激活是狼疮病人的主要分子表型2. Ⅰ型干扰素通路过度活化对狼疮免疫病理损伤的细胞及分子机制3. 阐述了microRNA参与调控狼疮病人干扰素通路的现象和机制4. 揭示红斑狼疮Ⅰ型干扰素通路异常激活的遗传机制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