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Cell子刊解析重要的疾病蛋白

【字体: 时间:2015年05月1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团队通过结构分析,揭示了CCM2和MEKK3之间的分子识别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五月十四日的Struc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丁璟珒(Jingjin Ding)博士和王大成(Da-Cheng Wang)院士。

  

生物通报:脑海绵状血管瘤(CCM)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血管畸形,可导致多种神经性损伤,引起出血性中风、癫痫等症状。人们发现这种疾病与三个致病基因有关,它们编码的蛋白分别是CCM1CCM2CCM3。这三种蛋白都是接头蛋白,能够和多种配体相互作用,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理解CCM蛋白与其他蛋白的互作,有助于揭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机理。

已知CCM2通过与MEKK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相互作用对其信号进行负调控,或者在面临渗透压力时介导MEKK3信号的激活,这对于正常的心血管发育很重要。不过,人们此前还不了解CCM2-MEKK3互作的分子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团队通过结构分析,揭示了CCM2MEKK3之间的分子识别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五月十四日的Struc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丁璟珒(Jingjin Ding)博士和王大成(Da-Cheng Wang)院士。

王大成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分子生物物理学家,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在蛋白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相关蛋白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人员获得了CCM2 C端部分(CCM2ct)的晶体结构,包含五螺旋结构域(CCM2cts)和后面的C端尾巴。他们发现,C端尾巴是一个单独的螺旋,与CCM2cts进行分子内互作,形成球形的六螺旋结构域。(延伸阅读:中科院院士Cell子刊发表新研究成果

生化研究表明,MEKK3N端两亲螺旋(MEKK3-nhelix)是CCM2ct结合的基本结构元件。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CCM2cts- MEKK3-nhelix复合体的晶体结构,发现它们之间的结合类似于CCM2ct 的分子内互作,MEKK3-nhelix就位于在分子内互作位点上。

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结构框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CCM2ct-MEKK3的分子识别机制。

作者简介:

王大成,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现兼任《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辑主编,《生物化学与生外物理进展》主编。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between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2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3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