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中山大学胚胎编辑论文引发科学界巨大争议

【字体: 时间:2015年04月2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4月22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网站的新闻团队首次报道,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完成了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组编辑工作。这一爆炸性新闻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支持者和反对者激烈的辩论。

  

生物通报道  4月22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网站的新闻团队首次报道,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们完成了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组编辑工作(延伸阅读:Nature:中国科学家用CRISPR/Cas9改造人类胚胎  )。这一爆炸性新闻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支持者和反对者激烈的辩论。一些专家就这项工作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发生了意见分歧。他们对于这些方法到底有多么接近成为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存在争执。

引发争论的这项研究是由中山大学的基因功能研究人员黄军就(Junjiu Huang)所领导。他的研究团队利用了一种叫做CRISPR/Cas9的技术,在不能存活的胚胎中切割并替换了DNA。由于这些胚胎是由卵子与双精子受精所生成,它们无法发育为婴儿。这一发布在《Protein & Cell》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证实了已流传好几个月的传言:科学家们正在将这样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胚胎。

今年3月的时候,这些流言触动了一些科学家呼吁暂停这类研究:由于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改造将会传递给后代,科学界对人类胚胎研究工作一直存在争议。

一些人认为,黄军就的研究小组已经跨越了伦理底线。美国非盈利性遗传学与社会中心执行董事Marcy Darnovsky说:“在道德上任何研究人员都没有权利藐视全球普遍认可的、反对改变人类生殖细胞的政策协议。”

关于暂停研究的争议

然而黄军就开展的这些实验是否应被视作是生殖细胞改造,并不能简单地做出定论,因为这些胚胎无法发育为婴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生物伦理学家John Harris说:“比起在试管受精中这些不能存活的胚胎被丢弃,这也糟糕不到哪里去了。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暂停研究。”黄军就说,他选择不能存活的胚胎就是为了避免伦理关注。

另一些人认为,如果仅是为了研究目的改变生殖细胞是可以接受的。哈佛医学院干细胞生物学家George Daley指出,在人类胚胎、卵子和精子中采用CRISPR/Cas9和其他的基因编辑工具,可以解开许多与临床应用无关的基础科学问题。

并且,暂停研究可能是一个不现实的目标。在中国和美国的许多州改造人类胚胎都是合法的,尽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禁止使用联邦资金来开展这类研究。当被问及黄军就的研究是否为法规所允许,NIH说“它有可能决定不向这类研究提供资金,并密切关注这一技术看看是否需要修改它的规则条例。”

接近临床

另一个争论点在于,黄军就和同事们的基因编辑取得了较低的成功率。CRISPR/Cas9系统应该只会切割和替换导致一种血液疾病的基因。但他的研究小组报告称,在基因组的许多其他地方也获得了突变——这有可能给存活胚胎引入进一步的健康问题。并且,这一技术在大多数的实验胚胎中完全失败。

3月19日Nature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呼吁暂停这类研究的评论文章,Sangamo生物科学公司总裁Edward Lanphier是文章的共同作者之一。他说,这些技术挑战表明了这一领域并不成熟,因此支持了暂停所有人类生殖细胞改造研究的这一观点。“我认为这篇论文自身实际上提供了我们指出的所有数据。”

但哈佛医学院的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却不赞同技术不成熟这一观点。他说如果研究人员使用最新的CRISPR/Cas9方法,最新研究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例如DNA中的脱靶突变都可以避免或减少。

安全问题

Harris说,即便存在一些副作用,允许临床利用这一技术仍然是符合伦理道德的。要证实出于安全理由应禁止基因编辑,不仅需要思考它是否有害,还应确定这种危害大过于遗传疾病本身。“并非是因为替代方法很安全,而是罹患遗传病的患者要继续繁衍后代。”他将这种担忧比作是因为害怕并发症而避免手术一样。

斯坦福大学生物伦理学家Hank Greely指出将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一种情况是胚胎难于植入子宫中继续发育,有可能会造成不同的伦理问题,这样的遗传改造有很大的机会造成残疾。

Greely对这些意见分歧并不感到惊讶。“我认为它指出并增加了就此问题开展对话的紧迫性。但有可能不能抱太高的希望达成共识。”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Ethics of embryo editing paper divides scientists

In the wake of the first ever report that scientists have edited the genomes of human embryos, experts cannot agree on whether the work was ethical. They also disagree over how close the methods are to being an option for treating disease.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