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ure:革命性技术遭质疑,牵一发而动全身?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5年12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在错综复杂的大脑神经网络中,牵动一根线就会拆开好几个回路,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或药物操纵大脑的神经回路,会出现误导性的现象,使人们得出没有根据的结论。这项研究发表在十二月九日的Nature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光遗传学是神经学领域的革命性技术,诞生至今已经有十年了。该技术是将光敏通道蛋白添加到想要研究的神经元中,通过光照选择性开启这些通道,激活或者沉默目标神经元。光遗传学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时间和空间控制,是深入理解神经系统的有力工具,有助于探索神经元功能、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等问题。
然而科学家们最近发现,在错综复杂的大脑神经网络中,牵动一根线就会拆开好几个回路,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或药物操纵大脑的神经回路,会出现误导性的现象,使人们得出没有根据的结论。这项研究发表在十二月九日的Nature杂志上。
哈佛大学的神经学家Bence Ölveczky对大鼠和斑胸草雀(zebra finches)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对诱导特定行为的大脑区域进行刺激,会同时激发与该行为并不相关的大脑区域,让人误以为这些区域也和特定行为有关。
在光遗传学实验中,有些通路看起来似乎承担了特定功能,但这些通路未必平常就是干这个的。“我不想说其他研究都错了,但这里存在过度解读的危险,”他说。(延伸阅读:Nature Methods十大技术:光遗传学的利与弊)
一次偶然的发现
Ölveczky及其同事在研究大鼠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些问题。他们训练大鼠以特定模式按压杠杆,然后将暂时关闭神经元的药物(蝇蕈醇)注射到大鼠运动皮层与爪子运动有关的区域,结果大鼠不能再执行上述按压任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大鼠按压杠杆的能力需要这个大脑区域的神经元。
后来,Ölveczky在注射药物时不小心破坏了一只大鼠的运动皮层。他决定用一种毒素永久摧毁这个大脑区域,看看永久性损伤与暂时关闭是否效果相同。十天后,研究人员对这只大鼠进行了测试。他们惊讶的发现大鼠依然能够正确按压杠杆,尽管在受伤后它就没有接触过这个任务。这说明受损回路其实根本就和这个行为无关,未经训练大脑也不会为这个行为启用另一个回路。研究人员指出,蝇蕈醇关闭了多个神经回路,其中只有一部分与按压杠杆这个行为有关。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