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干细胞先驱最新成果:CRISPR与重编程的完美结合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5年11月16日 来源:生物通
生物通报道:CRISPR基因编辑和iPS重编程是近年来的两大热点技术。CRISPR/Cas9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展现了自己强大的特异性基因靶标能力。而iPS重编程在构建疾病模型和新药开发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将CRISPR应用到iPS细胞中去,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干细胞治疗,造福多种遗传学疾病的患者。
Morgridge研究所和Murdoch儿童研究所(MCRI)的研究人员,将重编程与CRISPR基因组编辑结合到一个步骤中,显著缩短了生成基因校正干细胞的时间,是实现个性化细胞疗法的重要一步。
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为机体内任何类型的细胞,既是研究人体早期发育的理想工具,也是细胞治疗的宝贵资源。胚胎干细胞很适合临床使用,但获得这些细胞会破坏胚胎,有很大的伦理争议。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开发了一个变通方案,将四个基因引入特化的成体细胞(比如患者的皮肤细胞),将其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些细胞在实验室中表现出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能力,又避开了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在疾病模拟、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被人们视为细胞疗法的新希望。
细菌一直在与病毒或入侵核酸进行斗争,为此它们演化出了多种防御机制,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9的组合,可以在引导RNA的指引下,靶标并切割入侵者的遗传物质。 2012年研究者们利用这一特点,将CRISPR系统发展成了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
几乎所有实验室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CRISPR基因组编辑,你只需要在自己感兴趣的细胞或生物中表达Cas9内切酶和引导RNA(gRNA)。内切酶Cas9会在gRNA的指导下引入位点特异性的双链断裂,然后细胞通过同源重组进行修复,最终改写基因组的特定位点。(延伸阅读:遗传学大牛最新文章:CRISPR编辑iPS细胞的脱靶情况)
获得基因修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通常包括许多步骤,比如长时间的细胞培养、药物筛选和数次克隆,差不多要花三个多月。现在,Sara Howden博士及其同事在短短两周内就从患者皮肤细胞获得了基因修复的干细胞。这一成果发表在十一月十二日的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