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hods对话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技术适合你么?

【字体: 时间:2014年10月1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William Moerner 和德国科学家Stefan Hell,因为对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Nature Methods杂志之前曾与两位诺贝尔奖得主(Eric Betzig和Stefan Hell)对话,探讨了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实际应用。

生物通报道: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William Moerner 和德国科学家Stefan Hell,因为对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几个世纪以来,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一直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这些科学家们从不同途径“突破”了这一极限,使人们能够分辨相距少于200nm的两个物体。这类技术被统称为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或纳米显微技术(nanoscopy)。

Nature Methods杂志之前曾与两位诺贝尔奖得主(Eric BetzigStefan Hell)对话,探讨了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实际应用。

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难不难?

目前主要的超高分辨率技术包括: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ALM、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技术STORM、受激发射损耗STED,结构照明显微技术SIMRESOLFT其中,PALMSTORM属于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另外据Eric Betzig介绍,使用栅格的SIM其实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超高分辨率技术。从概念上看,SIM并没有突破衍射极限。

这些技术当然不像共聚焦显微镜那么简单,NIBIB的超高分辨率成像专家Hari Shroff说。不过随着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的商业化,仪器价格的逐渐降低(虽然还是蛮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能够从中获益。因此了解这类技术是很有必要的,Betzig说。

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的样本制备是非常严格的,耗时也比较久。研究者们不能直接沿用共聚焦显微技术的样品制备方案,Shroff说。

从操作上看,STED显微镜其实跟共聚焦显微镜差不多。“按个按钮,图像就出来了,” Stefan Hell指出。该技术不需要图像处理,原始数据就是图像。据介绍,STED显微镜用户不用确切知道这一技术的作用原理,只需要保证STED光的波长与所用的荧光团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用PALM/STORM技术在200nm区间内进行成像时可能产生假象,Hell说。不过,PALM/STORM将用户直接带到单分子水平,简化了在图像上计数的过程。对于固定细胞而言,这类技术可以轻松超越30 nm的分辨率。

Betzig看来,STED没有PALM/STORM灵便,让STED正确工作并不容易。而Hell强调,STED有潜在的速度优势。该技术不是一个个地读取荧光分子,用户能以可控模式在20200 nm之间调节。不需要超高分辨率的时候,成像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Hell说。

超高分辨率成像应该注意些什么?

对于研究细胞器或细胞膜内部的细胞生物学家而言,大多数需要检测的活动发生在低于200nm的水平上。

生物学家们用超高分辨率技术成像时,应该特别提高警惕。举例来说,在100 nm水平上,荧光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会使成像出现偏差,光强也会对样本产生的影响。另外,如果想要获得20-nm分辨率,像素大小至少要在10 nm左右。


订阅生物通快讯

订阅快讯:

最新文章

限时促销

会展信息

关注订阅号/掌握最新资讯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