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阳院士权威期刊癌症研究新发现

【字体: 时间:2013年12月1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MUC5抑制了EGFR二聚化及PI3K-AKT信号,且与患者的侵袭性肝癌相关。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2月的国际胃肠病学杂志(Gastroenterology,IF 11.675)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MUC5抑制了EGFR二聚化及PI3K-AKT信号,且与患者的侵袭性肝癌相关。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2月的国际胃肠病学杂志(Gastroenterology,IF 11.675)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Hong-yang Wang)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的周伟平(Weiping Zho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红阳院士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和细胞信号转导有重要建树。迄今在Cancer Cell、Nature等有影响的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周伟平教授擅长肝脏良恶性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是临近大血管的肿瘤切除。

MUC15是一种在结肠直肠腺癌形成过程的异常表达的蛋白,且有研究报道它可以阻止人类胎盘滋养层侵袭,但目前对于MUC15在肝细胞癌(HCC)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却并不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对从313名患者处收集的肝癌样本和匹配的非肿瘤肝组织(对照)进行了分析。这313名患者自2006年1月到2009年9月在上海接受了肝切除术。采用免疫组化、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等方法确定了mRNAs和蛋白质的水平。

分析结果揭示,相比对照组织,更大比例的肝癌样本MUC15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降低。MUC15水平下降的肿瘤更有可能具有侵袭性特征,例如高水平α-fetoprotein、血管侵袭性及不良分化等。且肿瘤MUC15水平降低的患者具有更短的总生存时间,且疾病复发时间也更短。在两种肝癌细胞系中稳定表达MUC15可在体外抑制它们增殖和侵袭特性,并减小它们在小鼠体内形成转移瘤的能力。

机制研究表明,MUC15通过PI3K- v-akt鼠胸腺瘤病毒原癌基因同系物信号,减少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7的转录,并促进了MMP2组织抑制物的表达。MUC15与EGFR之间的物理互作导致了EGFR在早期内体中再定位及降解,是失活PI3K- v-akt鼠胸腺瘤病毒原癌基因同系物信号的必要条件。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在肝癌中MUC15水平降低与患者生存期缩短以及疾病复发时间缩短有关。在肝癌细胞中表达MUC15可以通过抑制EGFR二聚化以及通过v-akt鼠胸腺瘤病毒原癌基因同系物来降低PI3K信号,在体外及小鼠中减少细胞的侵袭行为。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MUC15 Inhibits Dimerization of EGFR and PI3K-AKT Signaling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in Patients.

Aberrant expression of MUC15 correlates with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and MUC15 has been reported to prevent trophoblast invasion of human placenta.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MUC15 in pathogene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作者简介:

王红阳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原称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和细胞信号转导有重要建树。1997年回国,在分子诊断方面,筛选和研发了新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及血清检测单克隆抗体,获国内外发明专利;回国后已克隆多个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并阐明了功能;首次发现新的抑制性受体对肝癌细胞生长、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癌基因P28在肝癌的异常信号通路,为肝癌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分离和鉴定新的酪氨酸磷酸酶3种,提出了新的酶分类方法,得到国际同行公认;发现了受体型磷酸酶PCP-2调控β-catenin介导的肿瘤信号通路,首次阐明Wnt通路中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的重要作用与作用机理,对酶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克隆了新的抑制性受体家族,与同行合作提出了抑制性受体负调控机制不仅在血液系统,同时也在生物体内多器官存在的新概念。

在Cancer Cell、J.E.M.、Gastroenterology(USA)、Hepatology、Cancer Res.、Nature 和Oncogene等有影响的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总影响因子650;近五年申报发明专利28项,已获授权10项(国际专利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4)、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2003、2008)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等7项,获2010年爱茉莉太平洋女科学家奖(韩国)、2009年度海内外最具影响力“中国妇女时代人物”、首届五洲女子科技奖、科学中国人(2007)年度人物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总后勤部“科技金星”、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常委会委员、“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生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伟平

男,主任医师、教授、肝外三科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技术4级。从医近25年,擅长肝脏良恶性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是临近大血管的肿瘤切除。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其它科技成果奖1项;获上海市第七届“银蛇奖”。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肝癌|MUC15|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