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专题人物:上海交大赵立平(下)

【字体: 时间:2012年06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6月6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发布了一篇“My Microbiome and Me”为题的新闻文章,描述了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将中医与肠道微生物研究相结合来了解和对抗肥胖的传奇经历。

  

生物通报道  6月6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发布了一篇“My Microbiome and Me”为题的新闻文章,描述了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将中医与肠道微生物研究相结合来了解和对抗肥胖的传奇经历。

上接:Science专题人物:上海交大赵立平(中)

但是对小鼠的微生物组研究有其局限性。为了建立人类微生物组与肥胖之间的联系,赵立平知道他需要开展人类研究。“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我自己,”他回忆说。

在人群中检测

2009年,赵立平回到了太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临床试验。那时候,治疗的潜在候选者比比皆是。在中国肥胖人群剧增,尤其是儿童,中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约1%增长到如今的近10%。在调查了几所当地医院后,他招募了123名临床肥胖志愿者,他们的体重指数至少为30。

他为患者确定了9周量身定制的方案,包括益生食物以及让他们接受肠道菌群和代谢参数的定期检测与监控。他在规定饮食终止后的14周内对90位患者进行了追踪。在研究中的三个时间点,参与者交出粪便样本,赵立平和同事们对这些粪便样本进行分析评估肠道菌群。

93%完成该试验的参与者体重减轻中位数约7公斤。同时他们肠道中的产毒细菌减少,有益菌增多。受到这些研究结果的鼓励,赵立平再次在中国的另外3个城市针对超过1000名患者开展了试验。

赵立平希望研究能确定作为代谢转换基础的分子信号通路。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Patrice D. Cani和其他研究人员曾证实在摄取高脂饮食后动物的肠道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有害细菌增长,肠粘膜渗透性增高,血流中毒素增多。这些毒素的剧增转而触发炎症,促使宿主新陈代谢降低。现在赵立平希望在受试者采纳更健康的饮食时看他们的逆转情况。“所有的这些标记物都应该显示出预期的变化,”他说。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朱宝利(Zhu Baoli)是一位对围绕中医药言过其实声明的直言批评者。但是朱宝利认为赵立平的研究是令人鼓舞的。赵立平和同事们在对肠道菌群和糖尿病的一项研究中致力找寻与人类糖尿病相关联的标记细菌种类,朱宝利引用这项研究为例时表示:“他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科罗拉多大学微生物学家Rob Knight说他很期待赵立平临床研究发布的研究结果。“其他关于饮食和微生物组的研究少有参与者取得有价值的,具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他说。

像赵立平这样的涉及益生食物的大型临床研究在中国完成或许更为容易。一天晚上在上海市区的一个繁华的素菜馆中,赵立平享用了海藻、银杏、竹笋、芥蓝和山药。当中国的志愿者们被要求食用这些植物时他们毫不犹豫,赵立平说:“他们看着我们给予他们的这一清单说:‘哦,这是食物啊。没问题。’”因为其中许多的物质在欧洲和美洲尚未被接受作为食物或药物,赵立平说:“这将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被允许开展临床试验。”

然而赵立平却将他的目光投向了亚洲之外,他预计这项工作在推动减肥药方面会比基因组研究具有成效。Weinstock赞同赵立平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找到有效的成分,而不是证实“你只能用生长在一些甲虫粪便中的真菌来治疗人们。”在赵立平的实验室里他说:“这是西方还原论科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交会。”

赵立平和同事们正在研究的一个有前景的化合物是黄连素(berberine),黄连素是中药黄连的主要药理成分。他们发现同时给予大鼠高脂饮食和黄连素,大鼠就不会发生肥胖或胰岛素耐受。在大鼠的肠道中,已知病原体的总数下降而已知有益菌的总数却在增多。对其他丰富的肠道物种还没有开展研究,尚不知道它们与健康好坏之间的联系。赵立平承认这项工作将不会生成灵丹妙药,他补充说:“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工作来了解黄连素影响营养和代谢的机制。”

如有有一天赵立平证实了肠道菌群与健康之间的联系,这将会是件苦乐参半的事情。他的父亲在其生命的最后日子里遭受炎症和中风后遗症的痛苦。赵立平曾用数月的时间陪伴在父亲的床前。他说:“我期望我在10年前就开展这项研究,这样我可能就能帮助到他。”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My Microbiome and Me

SHANGHAI, CHINA—In some ways it's a familiar story. In 1987, Zhao Liping married Ji Liuying, a college classmate. Within 2 years, they had a daughter and Zhao finished his Ph.D. Under new pressure and eating richly—Ji is a good cook—the microbiologist put on weight. By 1990, when he started an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lab at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aiyuan, China, Zhao had grown from 60 to 80 kilograms. Later, on a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at Cornell University, he put on another 10 kilograms. By the time he returned to China in 1995, his waist measured a corpulent 110 centimeters and his health was poor.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