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追踪慢性病:多是“自创”的危险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12月19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近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发布的《我国12城市18—45岁职业人群体重控制知信行调查》显示,肥胖人群中,有五成以上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24.7%的人患有一种以上心脑血管疾病。
近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发布的《我国12城市18—45岁职业人群体重控制知信行调查》显示,肥胖人群中,有五成以上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24.7%的人患有一种以上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助理、主任医师田向阳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示,慢性病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健康挑战,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患者2.6亿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病患者,仅糖尿病就达9700万人,每年新增慢性病患者1000万人,每天都有18000人因为慢性病而死亡,与此相伴随之出现的是大量的心脑血管病引起的猝死、瘫痪、残疾、住院和手术。我国当前出现了慢性病的“井喷”,其流行严重性可见一斑。
田向阳说,大多数慢性病都是病人自身“创造”的,人的行为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慢性病的防治是可改变的,关键要看自己有没有防病意识、健康觉悟和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和毅力。
慢性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田向阳认为,这句话说出了一定道理。事实上,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历史,病魔就像是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长期以来,人类社会都在苦苦追寻生病的原因,试图找到不生病和长生不老的秘密。在蛮荒的古代社会,人们生了大病,认为是神灵的惩罚,所以要找巫师来解决。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深,解剖学使人们认为人就是机器,生病是人体发生了机械故障,而医生就是修理机器的技师。随着生物学、细胞学理论技术的发展,人们又认识到,人类的疾病主要是由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引起的。直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才最终认识到,疾病是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健康保健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
田向阳解释说,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指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是起病缓、病程长,经常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显著,有些慢性病几乎不能治愈,表现为逐渐的或进行性的器官功能降低。2005年10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慢性病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其中80%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2011年7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占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0%,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到68.6%。报告指出,中国的慢性病死亡率高于二十国集团的其他主要成员国:中风死亡率比日本、美国和法国高4到6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死亡率约为日本的30倍。报告认为,如果不实施有效的防控策略,在未来20年,40岁以上中国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肺癌的人数将可能增加到现在的两倍甚至三倍。
今年1月,中国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中国人慢性病正处于井喷状。
5月21日,卫生部等15部门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规划显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我国常见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7月9日,中国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慢性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未来2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一到两倍,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将增长80%以上。
慢性病七成是自己造成的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人为什么会得慢性病?慢性病是否不可避免?怎么预防慢性病?
田向阳说,慢性病的病因看起来复杂,但实际上很简单,因为慢性病70%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具体地说,可以总结为遗传、环境、社会、行为、性格、感染、营养十四个字。
遗传: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大多都有家族史,都存在遗传倾向,如糖尿病等慢性病都已经找到致病基因。但遗传因素造成的影响并非是不能改变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推迟它的发病时间。
环境:地球生活环境充满慢性病危险因素,宇宙射线可引起皮肤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经常饮用被污染的水会引起胃癌,食用霉变食物会引起肝癌,装修材料释放的氡气会引起肺癌。儿童玩具彩色颜料中的铅、被污染鱼类体内的汞、过期变质食物中的苯环化合物是骨癌和血癌的危险因素。
社会:人际关系和生活紧张压力已知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缺乏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服务引起的健康素养低下直接导致多种慢性病高发,没有慢性病筛查服务是慢性病不能早发现和早治疗的重要原因。
行为:行为与生活方式占慢性病病因的60%以上,可以说大多数慢性病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吸烟会引起肺癌、口腔癌、膀胱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缺乏体力活动、经常静坐的行为习惯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高脂膳食、高糖饮食、过咸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饮食过细、蔬菜水果摄入过少、缺乏膳食纤维是结肠癌的危险因素;经常吃过热过烫的食物会引起食道癌;酗酒和经常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性格:以时间紧迫感强为主要特征的A型性格是心脏病的大敌,而过分抑郁、内向的性格又是癌症的危险因素。
感染:研究表明,部分慢性病存在明显的感染性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引起肝癌,胃幽门螺旋菌感染会引起胃癌,EB病毒会引起鼻咽癌,不洁性交沾染的人乳头瘤病毒会引起子宫颈癌。
营养:挑食、偏食、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会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最终引发多发性肿瘤。
三分预防胜过七分治疗
慢性病致病时间长,看起来慢,但一旦发病就十分严重,导致猝死、瘫痪和残疾等严重后果。西方有一句谚语:“三分预防胜过七分治疗”,“与其等患了慢性病后悔终生,不如从现在开始就着手预防。”田向阳强调,大多数慢性病其实“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防病意识、健康觉悟和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和毅力至关重要。
田向阳说,慢性病区别于传染病的重要特征就是病因的多因多果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可改变性。一种慢性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一个危险因素往往又可引起多种慢性病。有的致病因素之间还会产生互为强化作用,如既抽烟又饮酒,患癌风险增大数倍。致病因素的长期性是指有了危险因素不是很快就能得慢性病,比如过咸饮食习惯不会马上引起高血压,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发展成为高血压,但一旦戴上高血压的帽子就需要终生治疗。
建立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病最有效的手段。预防慢性病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人们坚持锻炼和合理饮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田向阳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禁烟、限制摄入过多脂肪和盐;限量饮酒;多摄入蔬菜水果;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必要的免疫接种,如乙肝疫苗用于肝癌的预防,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用于预防老慢支、肺心病的反复发作,糖尿病的并发症等等。
此外,要预防慢性病,还应该养成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的习惯。田向阳提醒说,慢性病具有起初临床症状轻、病程长的特点,一部分病人初期难以发觉,往往在出现严重并发症就诊时才发现,这给慢性病的及早控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