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南开大学、中科院Cell res文章创新iPS技术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南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创新的iPS技术,在山中伸弥经典方法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因子Zscan4,证实可以促进重编程过程中的基因组稳定,显著提高生成的iPS细胞质量。相关结果发表在11月13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南开大学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创新的iPS技术,在山中伸弥经典方法的基础上添加独特的因子Zscan4,证实可以促进重编程过程中的基因组稳定,显著提高生成的iPS细胞质量。相关结果发表在11月13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林(Lin Liu)教授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李劲松(Jinsong Li)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主要在发育生物学和生殖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最终能造福人类健康的胚胎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进行基础科学及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后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体细胞重编程与诱导多能干细胞。
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团队通过向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植入4个经过重新编码的基因Oct3/4, Sox2, c-Myc, Klf4 ,将成纤维细胞重新编排变成了全能性的类胚胎干细胞。他们将这种 ”返老还童”的重新编排细胞称之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即iPS细胞。此项技术不仅为发展再生医疗开创了道路,也对整个医学研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其潜在的致癌性和重编程效率低限制了iPS细胞在细胞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尽管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大量的创新技术使得iPS细胞生成效率大为提高。然而一些研究也表明iPS细胞存在着异常的基因表达以及基因组异常,iPS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成为了人们热点关注的问题。四倍体互补分析(TCA)实验证实大部分小鼠iPS细胞也并非具有完全多能性,无法生成活体小鼠。这些可能与四种因子诱导重编程早期发生的DNA损伤反应(DDR)有关。与之相反,核移植可以高效准确地将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干细胞,并生成活体全胚胎干细胞小鼠。
由此,研究人员推测参与卵母细胞诱导重编程的因子或许能够对重编程过程中的体细胞基因组起稳定作用,提高生成的iPS细胞的质量。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筛查了在iPS细胞诱导过程中能够减少DDR信号的因子,发现了在合子基因组激活阶段高表达的独特基因Zscan4。
随后研究人员采用Zscan4结合四种因子诱导细胞重编程,证实不仅可以显著地减少DDR,还可以大大提高iPS细胞生成效率。加入Zscan4稳定了基因组DNA,导致了p53下调。此外,在病毒感染后3天,Zscan4就可以通过一种端粒重组机制来促进端粒延长。因此添加Zscan4生成的iPS细胞相比于经典的iPS细胞显示更长端粒。引人注目的是,利用四倍体互补实验证实通过这种“Zscan4实验方案”生成的iPS细胞系超过50%的生成了出生存活(live-borne)的全iPS细胞小鼠,而采用山中伸弥经典的方法只有1/12。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Zscan4结合四个因子的创新iPS技术,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重编程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iPS细胞的质量。此外,新研究发现还第一证实了参与卵母细胞介导重编程的因子可以帮助维持重编程过程中的基因组稳定,由此促进高质量的iPS细胞生成。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Zscan4 promotes genomic stability during reprogramming and dramaticall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iPS cells as demonstrated by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generated using Yamanaka factors have great potential for use in autologous cell therapy. However, genomic abnormalities exist in human iPS cells, and most mouse iPS cells are not fully pluripotent, as evaluated by the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 assay (TCA); this is most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DDR) occurred in early reprogramming induced by Yamanaka factors. In contrast, nuclear transfer can faithfully reprogram somatic cells into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that satisfy the TCA. We thus hypothesized that factors involved in oocyte-induced reprogramming may stabilize the somatic genome during reprogramm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ant iPS cells.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screened for factors that could decrease DDR signals during iPS cell induction……
作者简介:
刘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获动物生殖学与生物技术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分别在英国剑桥Babraham研究所、美国康奈尔大学,康州大学进行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1998年至2004年,在美国布朗大学妇产科系生殖医学实验室,任研究员、助理教授。1998年至2009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BL)兼职研究员。2003年被聘为中山大学国家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7 年被聘为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特聘教授, 兼副院长。
科研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海外发展中英技术合作基金,美国农业部,美国卫生部,康乃尔大学及康州大学博士后基金,布朗大学妇女儿童医院教师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卫生部部属(管)医疗机构临床学科重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等科研基金的资助,已发表SCI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研究领域:
在发育生物学和生殖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最终能造福人类健康的胚胎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进行基础科学及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1)哺乳动物卵子老龄化、早期胚胎发育分子机制与技术工程研究;2)特异多能性干细胞端粒功能及重编程和转基因研究。
主要在研科研项目:
1、973重大研究计划: 猪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及其分化发育研究
2、转基因重大专项: 利用生殖系多能性干细胞构建高效的培育优良品种猪和转基因猪的新技术平台
3、中加合作交流项目: 卵子及植入前胚胎细胞体积调控与细胞死亡关系的研究
4、973重大研究计划: 卵巢衰老机理及相关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
李劲松
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8月至2007年7月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8月起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研究方向:体细胞重编程与诱导多能干细胞
研究工作:
(1)完善核移植及iPS技术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提高体细胞重编程的效率;
(2)探讨核移植与iPS技术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
(3)建立新的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
(4)开展体细胞重编程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