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特聘教授王宾:谈科研成果产业化

【字体: 时间:2011年04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特聘教授王宾研究组的新成果转化经历也许能给予我们启迪。王宾教授研究组6年前在一次偶然的研究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颖的“共免疫”方法,这一方法吸引了著名的DNA疫苗专业化公司:Inovio公司旗下的VGX公司,通过多次的洽谈与协商,最终王宾教授与VGX公司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这是技术成果转化的一次经典范例……

  

生物通报道: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一直受到关注,许多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都只能拿来发论文,评职称,没有实际价值,实在可惜。目前国内的一些科研人员都缺乏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经验,虽然一直在强调技术专利,成果转化,然而什么样的成果可以进行转化,怎样吸引企业投资,如何将自己的专利成果深入转化,却都不是十分清楚。

近期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特聘教授王宾研究组的新成果转化经历也许能给予我们启迪。王宾教授研究组6年前在一次偶然的研究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颖的“共免疫”方法,并通过长期的努力证明了这种方法能诱导产生抗原专一性的调节性T细胞,可以有效的抑制自身免疫疾病。这一方法吸引了著名的DNA疫苗专业化公司:Inovio公司旗下的VGX公司,通过多次的洽谈与协商,最终王宾教授与VGX公司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这是技术成果转化的一次经典范例,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重要的技术,以及此次技术转让的细节,生物通特联系了王宾教授,请教了他,希望通过他的介绍,能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了解技术转让的详细过程和具体细节。

(王宾教授,图片来源:王宾教授)

生物通:“共免疫技术”是一种能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如I型糖尿病)的新型技术,这项成果对于研制针对此类疾病的新药意义重大。但是可能大部分读者对于这一名词比较陌生,您能介绍一下“共免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吗?

王教授:“共免疫”技术即,DNA疫苗与同序列的蛋白质混合后一起免疫动物而引起的T细胞抑制作用的技术。应用此技术制备的疫苗最大好处是,方法简单,抑制特异性好、效果长。

免疫负反馈调节是制约病理性免疫反应和平衡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机制。近年研究证明,承担此重要作用的是一类特殊的T细胞,叫“调节性T细胞”。可以说,调节性T细胞是机体中控制矛盾激化的警察和灭火员。一旦发生了冲突事件,他们会出现在现场抑制其事件的扩大和发展,从而避免危及全身。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它的发现和有效利用,是今后解决治疗自身免疫病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重要手段。但对它在体内的如何被激活、诱导和调解过程还知之甚少,也是国际上研究的难点问题。

本实验室近年,在研究如何增强DNA疫苗免疫反应研究过程中, 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颖的“共免疫”方法诱导产生抗原专一性的调节性T细胞,其功能可以有效的抑制自身免疫疾病。利用我们的发现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有3个明显技术优点:1)方法简单,通过DNA疫苗加上蛋白质疫苗共免疫即可产生;2)抗原专一性,也就是说,它只抑制产生疾病的靶点,而对其它的不影响(靶点专一性问题是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难点);3)作用持续时间长,不需要经常给药。而目前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的技术相对简单和成熟,将两者结合一起开创一个全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技术领域。

生物通:“共免疫技术”方法构思十分巧妙,您当时是怎么想到这个创新的?如何决定将想法付诸于研究的?这一方法与DNA疫苗,蛋白质疫苗方法又有何区别,主要的优缺点是什么?

王教授:共免疫技术并不是构思出来的,而是由于一个意外的发现,情况是这样的:在2003年我实验室为了寻找一个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策略时,起初采用当时国际上流行的“DNA疫苗初免-蛋白疫苗加强”的免疫策略,也证明了此策略能够显著的提高口蹄疫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但这种免疫的策略并不利于畜牧疫苗的广泛使用,兽医就建议我们的疫苗要越简单越好。因此,我们改进这种免疫的方法,将DNA疫苗与重组蛋白混合后一起免疫动物,但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发现这种“共免疫”方法免疫后的动物,T细胞免疫反应被完全抑制了。由于此现象发现,我们放弃了原来开发口蹄疫疫苗的计划,全力解破其中的道理,经过6年多的艰苦努力,我们最终证明这种抑制反应是由于DNA和蛋白质同时存在时诱导机体产生了调节型DC并进一步诱导出T调节细胞(iTreg)而抑制了免疫反应。重要的是,这种抑制是抗原特异性的抑制,所以它为开发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疫苗成为可能。

生物通:给药方式可能会影响疫苗效果。“共免疫技术”方法需要向体内同时发送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您在此项方法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技术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王教授:给药方式没有特别的,混合两种物质后,注射到机体即可,如肌内注射。但DNA疫苗表达的产物与所用的蛋白质疫苗一致,并且比例需要进行实验,以确定最佳剂量。

生物通:科研成果的转化无疑是许多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美国,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已经形成共赢的良性循环,科技创造价值的同时,研究人员本身也可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持。但在国内实际上成功的案例还不算多,您的研究组的这项新成果在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树立了一个新榜样,您能介绍一下这个成果转化的过程吗?在这个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王教授:是的,困难较大。比如我们曾经与美国惠氏公司进行了5年多的合作开发一个疫苗产品,但自从去年辉瑞公司将惠氏公司收购后,合作的项目一直未能继续下去。所以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技术成功转让。在技术转让前,最艰难的是如何找到对你技术感兴趣的公司。另外,当然第一步申请专利很关键。在国内进行专利后,就是要面对进行国际PCT注册。国内许多实验室在此不知下一步如何走。因为,申请了国际PCT后,只留给你一年半时间就要进行各个国家申请阶段,否则你的专利申请将视为主动放弃,而此阶段是最为花钱的。每个国家申请费从几百到上千元美元不等,这还不包括翻译费用,律师费用。我们同样遇到这些问题,但好在申请时已经有VGX公司愿意给我们付所有的专利费。

生物通:美国VGX公司是美国上市公司Inovio旗下的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您为何选择了这家公司作为成果转化的对象?具体成交的细节可以透露一下吗?

王教授:Inovio公司目前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DNA疫苗专业化公司,疫苗开发应用领域集中于针对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方面。而疫苗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今后重要的领域,也是他们关注的领域,只是国际上没有很好的技术。我们的发现和专利技术正好符合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3年前我们进行多次与VGX公司科学家和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律师们不断沟通终于达成了今天的技术转让合同。我们只是将国际专利权转让给了他们,而留下了专利技术国内开发的权益。以此,我们仍然可以在国内自由的开发此类疫苗技术和产品。

生物通:“共免疫技术”最早有望应用于哪种疫苗?预期何时有望面世?您今后还将参与合作研究吗?

王教授: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我们看好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等方面的应用。不仅是因为其疾病的病因比较确定,而且,也是发挥“共免疫”技术特点。我实验室去年在“Human Gene Therapy”(人类基因治疗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此方面治疗效果初步的工作介绍。我们也会不断地探索对其它疾病治疗方案的尝试,如过敏性疾病。

由于,临床试验和GMP生产需要许多专门人才、设备和环境,而我们目前在开发经费和资源方面都有许多限制,所以,利用国外好的资源,学习他们的经验,质量控制体系等,也将有助于我们今后开发出国内疫苗产品。所以,我们会积极地参与国外的产品开发。

生物通:您还有哪些研究成果或者专利有望转让的?前景如何?希望什么样的合作单位?

王教授:目前我们转让了“共免疫”专利技术国外的权益,但国内的权益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另外我们还有抗病毒疫苗、及佐剂方面的技术,寻求合作开发。

生物通:从目前国内科研成果来看,其中不乏具有自我创新性的好成果,比如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就不少,但是真正能实现成果转化的并不多,您认为其中的问题在哪里?是国内企业眼光不够敏锐?还是创新性成果不多?抑或是专利语言的问题(国外的专利比较吸引企业)?

王教授:了解和理解国外公司的需求及他们的技术门槛可能是许多科研人员不十分清楚的。国外大公司的核心技术、技术指标和对指标的要求及技术需求很难在发表的论文中找到。另外,懂得如何与他们打交道也是一项不容易的事情。实际上,国外许多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国内开发的技术,但往往得不到真正想要的技术。

生物通:作为一位业已成功的科研人员,您认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呢?或者说您会招收怎样的学生呢?

王教授:我还不能算业已成功,只是技术被认可,但要开发出药品需要一个较长阶段。真正的成功是需要从技术开发成为药品,并可以治愈受到疾病折磨的人。对数据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广泛的背景知识都有助于新事物的发现。另外一点就是坚持,哪怕没有经费也要坚持。

对于学生,除了学习好外,必须有一些特点或个性。我不要求一定是班上头几名的学生。

生物通:据闻,您近期赴任复旦大学,新环境新面貌,对于这一新职位,您是否也有一些新的展望,能给我们读者谈一下吗?

王教授:首先感谢复旦大学给我这个机会。来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可以让我的基础研究结果更好地与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紧密结合,让我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上一个台阶。
(生物通:王蕾)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