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预防虫媒动物媒介传染病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0年09月20日 来源:网络
编辑推荐:
虫媒传染病是指以吸血节肢动物(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动物媒介传染病主要指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由野生动物或饲养动物作为疾病的宿主(传染源)而传播的传染病。
虫媒与动物媒介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指以吸血节肢动物(昆虫)为媒介的传染病,动物媒介传染病主要指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由野生动物或饲养动物作为疾病的宿主(传染源)而传播的传染病。
常见虫媒与动物媒介传染病病原及传播途径
传染病 |
病原体 |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人禽流感 |
禽流感病毒 |
患禽流感的家禽,主要是鸡 |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禽类及其粪便,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 |
疟疾(打摆子) |
疟原虫 |
疟疾患者及带虫者 |
经蚊虫叮咬皮肤传播 |
鼠疫 |
鼠疫杆菌 |
患病的野鼠、家鼠或其他犬科动物 |
鼠、蚤、皮肤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播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乙脑病毒 |
猪为主要传染源 |
经蚊虫叮咬而传播 |
流行性出血热 |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
鼠为主要传染源 |
通过带毒动物咬伤,皮肤伤口接触受染鼠粪便等排泄物或饮食及空气传播 |
狂犬病 |
狂犬病病毒 |
患狂犬病或带病毒的犬或猫 |
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或舔伤,病毒随唾液经皮肤黏膜吸入 |
血吸虫病 |
血吸虫 |
血吸虫病患者或病牛,通过粪便污染水源,在钉螺体内繁殖传播 |
人接触有受染钉螺的“疫水”而传播 |
常见虫媒与动物媒介传染病典型症状
传染病 |
典型症状 |
人禽流感 |
初期与普通流感类似,但较易出现高烧、肺炎、呼吸衰竭、多种器官衰竭,以致死亡 |
疟疾(打摆子) |
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高热、寒战、出汗退热 |
鼠疫 |
高热、皮肤黏膜出血、淋巴结肿痛及肺部炎症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困难或衰竭 |
流行性出血热 |
急起发热、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皮肤及腋下有出血点,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狂犬病 |
感染初期有头痛、不安、恐惧感、发热等症状,咬伤部位出现瘙痒、蚁走感、麻木,进而轻瘫或麻痹、出现“恐水症” |
血吸虫病 |
急性期有发热、腹泻、脓血便,慢性期以肝脾肿大为主 |
预防措施:
1、动物喂养与看护
①与动物接触(如鼠、鸡、鹅、鸭、鸟、猫、狗及野生动物等),注意防止被抓伤或咬伤,接触后一定要洗手。
②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的粪便及排泄物。
③及时给宠物、牲畜注射相关免疫疫苗。
④避免用未煮熟的动物内脏喂养宠物、家禽。
⑤妥善处理家禽、家畜及宠物的粪便,不要让宠物及牲畜随地便溺。
2、饮食卫生
①不吃生或半熟的鸡蛋及肉类等食品,不滥吃野味。
②不吃可能受到鼠类等动物污染过的生冷食物、水和饮料等。
③家禽、家畜的内脏及粪便中可能带有病毒,因此在烹调时必须把肠及内脏及肉分开处理,并彻底清洗屠宰及盛载的器具。
④剩余食物要冷藏或封盖保存,防蝇防鼠防尘,隔餐食物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3、个人防护
①在疫情流行地区或季节,或从事有感染危险的工作,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蚊帐、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②避免裸露皮肤或伤口直接接触可有含有病原体的排泄物、污染物品及“疫水”等。
4、尽早发现患者及传染源,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服药及加强个人防护。
6、整治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感染禽流感的鸡、鸭等禽。
传播途径:人类直接接触感染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和分泌物可被感染。目前尚未发现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易感与高发人群:12岁以下儿童最容易受到感染。与禽类密切接触人员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1、禽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体育锻炼;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4、公众特别是儿童尽量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鸡、鹅、鸭,鸟等);
5、接触禽类及其蛋类、粪便后,用皂液和流水洗手;
6、若有发烧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脾门静脉的血管内所引起的疾病。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疫水。不在疫水中洗衣、洗菜、玩水、洗澡。
2、接触疫水时,加强个人防护,如穿戴高筒胶鞋或防护衣裤、胶皮手套等。
3、不随地大便,禁止将大便倒入河中和使用新鲜粪便施肥。
4、接触了疫水,出现发热、畏寒、咳嗽、腹胀、腹痛、腹泻、肝脏肿大和肝区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到血防站或当地医院检查治疗。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症。狂犬病主要在动物间传播。人类主要通过带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感染。
预防措施:
1、及时给家养宠物注射狂犬疫苗。
2、逗玩猫狗等宠物时应注意防止被抓伤或咬伤,避免孩子密切接触猫、狗,特别是陌生或流浪的猫狗。
3、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后要尽早就医,立即处理伤口及做疫苗注射。
处理伤口: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彻底冲洗伤口,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
疫苗注射:一旦被犬特别是可疑犬咬伤后,立刻接种狂犬疫苗,全程接种(0、3、7、14、28天共5针)。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多为夏秋季流行。
传染源:携带乙脑病毒的人和动物(特别是猪、马、狗)。
传播途径:携带乙脑病毒的人和动物通过被蚊子叮咬感染健康人。
易感和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典型症状:高热(>40℃)、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昏迷、颈抵抗、抽搐等症状。重症者伴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可留后遗症。
预防措施: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2、用蚊帐隔离乙脑病人,加强畜禽管理。
3、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重要的预防手段。儿童在1岁、2岁、6岁时各接种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