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0年09月19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由河南新乡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王立东博士领衔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在人类第10号和20号染色体上首次发现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PLCE1和C20orf54)。这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标志着我国食管癌易感基因研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由河南新乡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王立东博士领衔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在人类第10号和20号染色体上首次发现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PLCE1和C20orf54)。这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标志着我国食管癌易感基因研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全世界每年新诊断的食管癌患者约40万人,一半以上发生在我国。我国食管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此外,广东潮汕和四川盐亭等地区也是食管癌发病较高的地区。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目前,食管癌仍是这些地区肿瘤相关死亡主要原因。
食管癌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迅速、易复发和转移、预后极差,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10%左右。尽管早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由于早期食管癌患者无明显特异临床症状,缺乏高危人群(无症状)预警和早期发现的特异指标和有效手段。临床上首次被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中,95%以上均为中晚期。因此,阐明食管癌癌变的分子机制,建立适用于大规模高危人群预警和早期诊断的简便、经济和特异的分子指标和手段,对于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食管癌研究领域的重大课题。
王立东领衔的食管癌团队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这一国际公认的复杂疾病易感基因搜寻的最新技术,通过对2.5万余例中国汉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等不同民族和地区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些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食管癌患者均与基因PLCE1和C20orf54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科学家深入解析食管癌的发病机制,而且为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早期诊断、个体化预防和治疗以及新型高效药物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子靶标,为今后食管癌的防治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该项研究的创新点有两点:1.病例组食管癌患者不仅有汉族人,也添加了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食管癌病例,使研究对象更加广泛,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意义。2.把初筛结果直接应用到贲门癌中进行验证,从而引申出贲门癌研究的结果和意义。
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从上世纪50年代起,经过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的长期研究已证实,核黄素缺乏是食管癌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膳食补充核黄素引起的干预效果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该研究团队发现的核黄素转运基因C20orf54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个体差异的分子基础。因此,这一重大研究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环境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
在中国,发生于食管和胃交界部的贲门癌与食管癌有相同的流行地域特征,即食管癌发病率高的地区贲门癌发病率也很高,提示二者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危险因素。本研究在发现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同时,还证实了这些易感基因与贲门癌也密切相关,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食管癌和贲门癌可能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
此项研究是在新乡医学院与安徽医科大学合作研究协议的基础上,由王立东领衔的食管癌科研攻关团队与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张学军领衔的复杂疾病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利用安徽医科大学建立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平台和中国汉族人正常对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联合国内17个省(市)的50家肿瘤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268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同完成。
为支持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新乡医学院特别设立了科研专项资金,并先后有2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以及500余名医学本科生直接参与这一课题的样品收集及各项研究工作。(谭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