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等多篇文章聚焦藏族人群基因组序列分析

【字体: 时间:2010年09月0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西藏高原是人类居住的最为极端的环境之一,藏族人群是世界上居住高原时间最长,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最佳的民族,对这一人群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某些疾病机理的分析,近期两个研究小组分别获得了藏族人群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最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西藏高原是人类居住的最为极端的环境之一,藏族人群是世界上居住高原时间最长,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最佳的民族,对这一人群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某些疾病机理的分析,近期两个研究小组分别获得了藏族人群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最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西藏地区的居民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采样,通过线粒体的研究比较对西藏地区居民进行了“基因普查”,首次揭示了西藏地区居民的来源。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m J Phys Anthropol杂志上。

西藏在2万多年前就有居民了。而在冰川期,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就像一颗被包裹得好好的冰胶囊,这些居民都生存了下来,直到1万多年前才有第二批居民进入了西藏。

过去考古学界曾经在西藏南部的山壁上发现过2万多年前的人留下的手印,但是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西藏地区的人群是何时迁入的。目前Y染色体也在做“普查”,但是由于Y染色体是父系的,在过去,由于居民的不断更替,或者在群体征服的情况下,Y染色体很可能会被一遍又一遍地“洗牌”,而通过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传承下去。因此,通过线粒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历史的最深处。此次调查主要针对西藏那曲、阿里、日喀则、山南地区、拉萨等10多个采样点,并且还对藏族以外的门巴族、珞巴族等民族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线粒体的全测序,根据线粒体上总体积累的变化构建详细的进化谱系,并以此来确定西藏地区居民的来源以及演变,科学家发现,西藏居民最早来自于北亚人群,最早进入西藏的人群非常接近蒙古和布里亚特(即贝加尔湖区域)等地区的北方人群。大约在3万年前至2万年前进入西藏。由于2万年前到1万2千年前之间是全球冰川期的顶峰,全球的大部分山顶都被冰雪覆盖,北温带的北部也被厚厚的冰原覆盖,由此当时大部分地区都被冰川包裹的西藏,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只有拉萨附近的雅鲁藏布江边的藏南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绿洲,成为这一人群的“诺亚方舟”。而在冰川期结束后,才有第一批后来的东亚人进入西藏,形成了现在的混合人群。

在此次调研中发现,有几个特殊的线粒体类型只有在西藏地区才有。但科学家表示这些类型的来源,究竟是在西藏地区经过多年发展以后形成的,还是原本很普遍但是其他地区消失了只在西藏地区才得以保存,目前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根据此次调研结果,课题组还将对西藏地区居民的高原适应性进行基因调查,也许可以发现为何当地居民携带氧的效率更高,而且更适应高原的生活。调查还发现,西藏山南地区的民族与藏族完全不同,是从云南西北地区迁移进西藏的,并没有通过青藏高原迁移,而且基因的多样性非常低,这将为疾病基因的研究带来更多的便利。

另外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汉族和藏族的基因比对分析解释高原适应性进化,发现藏族人群特有的“EPAS1”基因不同于汉族人群,它阻止了藏族人血红蛋白浓度的过度升高,降低了各种高原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将50个藏族人与低海拔汉族人群、高加索人群的基因进行比对后发现,发现了藏族人群适应高原环境的关键基因。研究显示,一系列基因在藏族人群的高原适应中发挥作用,其中“EPAS1”基因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藏族人群特有的“EPAS1”基因不同于汉族人群,正是这种遗传基因阻止了藏族人血红蛋白浓度的过度升高,降低了各种高原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由于“EPAS1”基因与缺氧及血红蛋白生成密切相关,对这一基因的研究还有可能对某些血液性疾病的治疗带来突破,并且还可应用于运动员的筛选等方面。

这一成果还发现了其它一些重要的高原适应相关基因,例如“EGLN1”基因、“FANCA”基因等共30个重要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藏族人群的高原适应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明确的生理生化表型仍不是很确定。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Qin Z, Yang Y, Kang L, ..., Li H*: Genographic Cst.(2010) A Mitochondrial Revelation of Early Human Migrations to the Tibetan Plateau Before and After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线粒体揭示末次盛冰期前后早期人类向青藏高原的移民. Am J Phys Anthropol. in press.

作者简介:

李辉
出生年月: 1978-5
职称: 副教授
联系地址: 上海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308室,200433
联系电话: 55665499
E-mail地址: LHCA@fudan.edu.cn
实验室网站:http://comonca.org.cn/fdca/
简历:
1993-1996,复旦附中;
1996-2000,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
2000-2002,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硕士;
2002-2005,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
2005-2009,耶鲁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
2009-至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PI。

主要研究方向:
1、人类生物学:东亚人群的起源与多样化过程,以及伴随发生的人类群体基因组、体质、疾病谱、生活方式、生态等多样性的状况、历史、起因、相互作用、适应意义等等。重点研究在东亚人群范围内发生过的自然选择现象对人群分布的影响。
2、历史人类学:通过历史文献线索和人群遗传结构的田野调查和实验分析,对一些关键的历史问题作出解答,探索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获奖情况:
五四奖(2000年);复旦大学校长奖(2003年);上海市市长奖(2003年);首届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奖(2004年)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