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凡凡:从养猪女兵到女院士

【字体: 时间:2009年12月08日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推荐:

  自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专家李绍珍院士2001年去世以后,广东已有8年没有女院士了。这一“空白”终于被侯凡凡填补了。   南方医院肾内科室主任办公室,59岁的侯凡凡优雅地坐在办公桌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身着开襟针织外套的她,恬淡微笑,珍珠耳环别致素洁。   从一个养猪女兵起步,当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再到如今的中科院院士,这种传奇跨越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旺盛的生命力。

  

侯凡凡59岁

“评上院士,可以延长工作寿限,完成更多的临床研究,这是我最高兴的。”

  自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专家李绍珍院士2001年去世以后,广东已有8年没有女院士了。这一“空白”终于被侯凡凡填补了。

  南方医院肾内科室主任办公室,59岁的侯凡凡优雅地坐在办公桌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身着开襟针织外套的她,恬淡微笑,珍珠耳环别致素洁。

  从一个养猪女兵起步,当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再到如今的中科院院士,这种传奇跨越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旺盛的生命力。

  

  【谈研究】

  难忘病人跪地恳请

  

  记者(下称“记”):这是您第三次参评院士,终于如愿了。最让您高兴的是什么?

  侯凡凡(下称“侯”):评上院士,可以延长工作寿限,完成更多的临床研究,这是我最高兴的。

  记:这么工作狂啊?您执着研究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动力是什么?

  侯:几年前,一对中年夫妻来看病,丈夫已到尿毒症阶段,要么做肾移植,要么进行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可透析一年要10万元,夫妻俩抱头痛哭,跪在地上求我用别的方法。丈夫说,他只需要3年时间,先供完女儿上大学就好。

  3到5年的延缓,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微不足道,而对病人而言,却是天大的事情。我研究的就是寻找延缓这种疾病发展成尿毒症的方法。

  记:您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侯:我的愿望是为建立中国的肾脏病学指南提供更多的证据。现在我国的治疗指南很大程度上还是借鉴国外资料,国内人群的研究证据很少。要有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资料,才能更好地针对我国病人群的特点进行治疗。这是中国医生应尽的责任。

  下一步,希望能把防治再提前,能预测到病人患病的危险性,查明治病机制,及早进行干预;以及充分利用中草药资源等,都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言行医】

  “最穷科室”20年零投诉

  

  记:您是医者,做科研也是为了病人。

  侯:这是我一贯观点。丁肇中说过为了诺奖去做科研是危险的;我再加一句,为了发文章去做临床研究就更加危险。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病人,所做的事情关乎病人生命。

  记:听说您的科室团队创造了20年“零投诉”的纪录。

  侯:我们有原则,对病人态度不能不好;不能以行医牟利,不该用的药一样也不能用。

  记:听说你们是医院里的“最穷科室”。是否对大家太苛刻了?

  侯: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大家,工作量大,却收入不高。从我们科走出去的,也有不少现在是总经理、董事长,但多数人还是坚持下来了。谁让我们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呢?

  【忆成长】

  每十年前进一步

  

  记:40年前,您还当过兵,养过猪?

  侯:1968年,我当兵自告奋勇去炊事班养猪,1969年提前提干,1970年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第一军医大学学习;1979年,考入南京军区总医院接受专科深造培训;1989年,在南方医院被评为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这是我这个工农兵学员从没想过的;1999年,我已在哈佛留学回国,当了学科主任;今年,我当了院士。掐指一算,真是巧合,每逢“9”年就更上一层楼。科学路上每前进一步,真要花费十年光景。

  记:您曾说,作为“老三届”,你们是缺失的一代,所以特别拼命。有种焦虑感?

  侯:我们老三届,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的训练,因此总感到基础不足,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所以从医以来,没有一天放弃过学习,也从未感到知识够用!

  记:所以您40岁去中山医科大学读博士,45岁又远渡重洋,去哈佛大学当博士后。

  侯:没错!不过那段经历很受用。在哈佛,我把第一篇英文论文交给老师时,被他改得一塌糊涂。我当时很沮丧,老师安慰我说,“你的英文写作水平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为了快速提高英文写作能力,我就一字一句对着老师的修改版学习。做了三篇英文论文后,我心里就有底了,第四篇英文论文在国内完成,我还是找国外的老师改了一下,第五篇,我已经游刃有余。

  【讲家庭】

  落泪愧对亡母

  

  记:对家人会愧疚吗?

  侯:会。尤其愧对我母亲(流泪)。从小,我们母女就相依为命,她是传染科医生,她的职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她常说医患关系不是消费者和商家的关系,责任和义务是首要。

  去年,她在南京身体不好,当时我没太注意。当弟弟打电话让我回家时,她已经不行了。至今,我仍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去南京开会,都会很伤心,触景伤情。

  记:对先生呢?

  侯:晚上病人常给我打电话,问我该吃什么药。我们家先生都已经受不了了,到别的房间睡去了(笑)。

  记:你喜欢写诗?能不能念两句?

  侯:呵呵,这是年轻时候的爱好,现在忙得连灵感都没了,很少动笔了。

  随便念两句吧:“……你和我相逢在秋季,火红的枫,金色的菊。让缤纷的色彩流进梦里,收获一份丰收的欢喜。哪怕是,你收获了我,我收获了你。”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曹斯

  南方日报记者陈枫

  通讯员黄治才宁习源

  摄影王辉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候凡凡|院士|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