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Nature Meth解决iPS两大难题

【字体: 时间:2009年12月1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据Nature网站报道,来自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的两个研究团队同时在Nature Methods上发布了最新的iPS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通报道,据Nature网站报道,来自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的两个研究团队同时在Nature Methods上发布了最新的iPS技术研究进展。

 

几年前,山中伸弥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细胞》杂志上发文,宣布成功把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万能细胞”。四个转录因子Oct-3/4KLF4SOX2c-Myc,通过慢病毒载体导入细胞,将这些细胞重编程,诱导为多能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携带的基因侵入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可能对宿主细胞的DNA有所破坏,因此,寻找一种无慢病毒载体的诱导方式成为研究iPS的趋势之一。

 

有趣的是,这次麻省理工的Rudolf Jaenisch与哈佛大学的Konrad Hochedlinger同时找到了解决之道。Konrad Hochedlinger曾是Rudolf Jaenisch的弟子。

 

慢病毒载体问题

两组研究研究人员想到了一个相似的办法,将4个转录因子放在同一段DNA上,也就是放在一个表达盒(cassette)上。在抗生素土霉素的筛选下,成功插入宿主细胞基因座的表达盒开始表达4个转录因子,促使宿主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

 

 

Hochedlinger介绍到,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4个重组因子被包裹在一个表达盒中,并能被准确地插入预先设计好的基因座上。原来的技术存在不确定转录因子定位基因组哪个位置上的问题,现在新的技术就避免了这一问题,并且,不需要在后续的实验中是筛选iPS细胞(直接用抗生素就可筛选阳性),这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Hochedlinger甚至开玩笑说,减轻的这些工作量完全可以使实验室少请一个全职实验员。

 

iPS身份来源问题

哈佛大学的Matthias Stadtfeld(哈佛大学发表的文章的第一作者)表示,新的研究成果还进一步解决了iPS的另一道难题。先前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的文章曾质疑iPS可能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将未完全分化的干细胞误认为是iPS细胞。而这种带有筛选标记的iPS细胞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未参与研究的,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干细胞生物学专家George Daley表示,我希望他们能在小鼠的临床试验中取得iPS的成功。

(生物通 小茜)

生物通推荐原文检索

Carey, B. W., Markoulaki, S., Beard, C., Hanna, J. & Jaenisch, R. Nature Method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38/nmeth.1410 (2009).

Stadtfeld, M., Maherali, N., Borkent, M. & Hochedlinger, K. Nature Method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38/nmeth.1409 (2009).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