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眼睛的损伤让小鼠生物钟发生改变

【字体: 时间:2008年06月13日 来源:Nature

编辑推荐:

  

小鼠在视网膜细胞缺乏的情况下改变生物钟。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从小鼠的视网膜去除他们的感光细胞后,小鼠的视力丝毫不受影响,但是有趣的是它们无法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了。这也为以下的理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证据,视网膜对光的感知在哺乳动物的24小时昼夜节律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小鼠在视网膜细胞缺乏的情况下改变生物钟。

 

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从小鼠的视网膜去除他们的感光细胞后,小鼠的视力丝毫不受影响,但是有趣的是它们无法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了。这也为以下的理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证据,视网膜对光的感知在哺乳动物的24小时昼夜节律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缺乏视黑质蛋白视网膜神经节细胞(mRGCs)的小鼠会逐渐地缩短它们的日常生理节律,生理节律从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下降为23.5小时的昼夜节律。关于mRGCs的研究由加利福尼亚州Salk研究所的生物研究者Satchidananda Panda报道,并发表在PLoS ONE1上。

 

在没有光源的情况下,哺乳动物自然的接受大约23.5小时的生理节律。因此我们需要用光来调节我们的生理节律,与地球的24小时节律同步。mRGCs与其他的视网膜细胞不一样,它不将信号反馈至大脑的视觉区域,它只是探测光的强度。mRGCs释放感光色素--视黑质,它协助大脑调节瞳孔的大小,激素的含量,以及日常的睡眠程序。

 

除去mRGCs

 

Panda的研究小组测试了小鼠缺乏mRGCs的反应,通过注入白喉毒素,mRGCs对白喉毒素非常敏感。白喉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达到mRGCs,使得90%的mRGCs失去功能并离开视网膜。

 

Panda说,我们不确定白喉毒素是否能穿越视网膜屏障。幸运的是,白喉毒素能穿过。

 

研究中的小鼠从24小时的生理节律变为23.5小时的生理节律,与完全在黑暗中生活的小鼠一样。同时,2周后它们还失去了调节瞳孔大小的能力。不过,经过悬崖测试(将小鼠放在某一物体的边缘,小鼠体急切希望能待在一块安全的土地上)的显示,小鼠仍然拥有正常的视觉系统。

Panda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通过遗传手段使mRGCs退化的实验结果一致,都显示出缺乏mRGCs细胞将使小鼠的生物钟发生变化。

来自牛津大学的Mark Hankins(第二篇研究的作者)说,新的技术使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改变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

 

Panda说,下一步将在小鼠的生命早期清除这些细胞,来检验发育过程中是否小鼠有代偿的机制来弥补缺失光信息的缺陷。Hankins说,如果你能用这实验来检验不同阶段小鼠的不同反应,那将十分有趣。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

 

Panda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这些细胞(mRGCs)会不会使人们的睡眠出现紊乱。

 

他还说,如果是这样的话,mRGCs将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药物靶位,尤其是现在他们研究小组的结果显示有化学药物可以到达这些细胞。可以想象,有一天可以用药物制造黑夜或是修复病人对光的感知能力(有失眠症状的病人)。

 

Hankins认为在这个领域更深入的研究能帮助找出治疗睡眠疾病的方法。只要理解这些细胞精确的光传导机制,这些细胞就能成为药物的靶位了。

(生物通 张欢)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