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性遭质疑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8年03月1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The Scientist》3月12日的消息,一家监督机构(watchdog group)于3月10日提出了一项联邦起诉案,要求暂停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生物通注)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生物通编者按:
我们的生物实验室存在多少危险?
生物实验对我们操作人员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实验室工程菌外流对我们环境的影响有几多?
这些平时并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隐患也许会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生物通网站联合《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命世界》杂志开展07-08赛默飞世尔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提出警示,珍惜生命!此次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将发于相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来自《The Scientist》3月12日的消息,一家监督机构(watchdog group)于3月10日提出了一项联邦起诉案,要求暂停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生物通注)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iosafety Level-3 Laboratory,BSL-3)——这是一个按特殊要求建造的实验室,适合操作、研究会引起严重的、可能致死的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是一所由美国能源部与加利福尼亚大学联合管理的多计划研究机构,主要从事与核科学及能源利用有关的研究、开发和教育活动、该实验室的工作多侧重在核武器领域,其中包括核弹头的详细设计、核武器库监视、防扩散分析等、其他研究活动包括:能源研究,主要是聚变能(包括磁聚变和激光核聚变);环境研究,包括水域及陆地生态学、污染物迁移过程和携带测量仪表开发等;生物医学研究、包括基因突变和癌症诱导。
其BSL-3今年早些时候予以开放,主要处理一些类似于埃博拉病毒(Ebola),炭疽病毒和Q热病毒(Q热立克次体,Q fever)等病原体的研究。
这项起诉由一家称为三谷反放射性环境组织(Tri-Valley CAREs)的团体提出,这家机构监控核武器和环境问题,认为能源部应该在开放病原体研究实验室之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并且不能否认公众评议会的必要。
能源部DOE表示3月26日之前美国联邦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将作出回应,DOE一位发言人John Belluardo认为,实验室在法庭审阅期间,即60天内将尽量避免动物实验,遗传修饰BSL-3病原体,对aerosolized病原体进行检测,以及存储超过100ml的BSL-3病原体。
Tri-Valley CAREs的主席Marylia Kelley表示,其组织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实验室研究的,与生物武器有关的病原体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武器。
Tri-Valley CAREs最早于2003年开始起诉DOE和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并且于2006年赢得了起诉,要求DOE重新检查实验室恐怖分子的威胁。
(生物通:万纹)
名词解释:
1.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这种病毒来自“Filoviridae”族,与马尔堡病毒类似。“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这种病毒最早是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首次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它的存在后,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该地区靠近1976年Nhoy 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爆发的地方。在这次爆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周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2.Q热(Q Fever)
Q热是由伯纳特立克次体(Rickettsia burneti,Coxiella burneti)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4周。有畏寒、发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可发生肺炎及胸膜炎,部分病人还可发生肝炎、心内膜炎、心肌炎、血栓性脉管炎、关节炎及震颤性麻痹等。诊断要根据当地流行情况、与家畜密切接触史及典型临床表现。确诊须作贝氏立克次氏体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及病原体分离。四环素和氯霉素治疗有特效。人和家畜可接种疫苗预防。
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Queensland)发现并首先描述,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该病为Q热。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