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贾伟教授发表最新《PNAS》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8年02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传出好消息,该校药学院贾伟教授等撰写的学术论文——Gut microbiota:a potential new territory for drug targeting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药物开发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NRDD)上。贾伟教授研究组与5家国内外科研和医疗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经3年联合攻关,在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生物通报道: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传出好消息,该校药学院贾伟教授等撰写的学术论文——Gut microbiota:a potential new territory for drug targeting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药物开发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NRDD)上。贾伟教授研究组与5家国内外科研和医疗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经3年联合攻关,在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对一个四世同堂的中国家庭7位成员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人体代谢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定出肠道内参与人体代谢过程的一些重要细菌。作者在该文中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阐释了肠道微生态系统作为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并重点提出了基于肠道菌群的药物治疗策略和可能的干预模式。
生活在人体肠道内数以万亿的细菌被统称为肠道菌群,它们和人体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利互生关系。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与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有关。
尽管肠道菌群能够参与机体内很多代谢过程已广为人知,但在数以万计的细菌中,究竟哪一些在发挥重要作用,具体影响哪些代谢通路,人们了解得还很粗略。而以往的研究结果多集中在菌群对脂肪的代谢上。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局限,因为在一个活的人体内观察人体与菌群之间细微的相互作用十分困难的。一方面,肠道菌群不仅数量巨大、种类繁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尚未被人类培养;另一方面,对于反映人体代谢变化的尿液中大量代谢物的定量检测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这项新研究利用细菌DNA指纹图谱和基因组标记测序等基因组技术全面深入地刻画了这7位中国成员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他们尽管属于同一个家庭,遗传背景彼此相关、生活环境相似,但每一个个体仍然具有其特有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研究同时发现,中国人的肠道菌群结构在种的水平和以往报道的5个美国人有明显差异。而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在比较两个国家各种疾病发生风险时,除了考虑遗传差异,还必须要考虑肠道菌群的差异。
研究人员利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技术分析志愿者尿液中代谢物的组成,用以反映人体的整体代谢状况。通过比较志愿者肠道菌群组成变化与他们代谢特征变化的关系,初步发现了肠道内某些特定细菌与人体尿液中的某些代谢物呈显著相关关系,这也提示这些肠道细菌对人体健康特别重要。例如,研究者发现,存在于人体肠道内共有的一种“友好”细菌与8种人类的代谢物质有统计相关性,这也表示,这种细菌在参与宿主多种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另一主要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教授表示,尽管这项研究只选取了一个健康的家庭,但该研究方法也能推广至研究感染性疾病对人体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的影响,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与这项研究的机构包括,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生物通雪花)
人物简介:
贾伟,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 硕士(91)、博士(95)
研究方向
中药现代制剂及其药学研究
氨基膦酸盐类骨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药物化学领域)
工作经历
2003-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
2001- 2002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
1999 - 2002: 中国沃芬医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香港干诺道西天津大厦32-36)1996.10 – 1999: 美国BEST Medical International 技术和商务发展部部门主管
1992.2 – 1996.10: 美国密苏里大学原子能研究所放射药物研究部主管、化学研究员
其他学术兼职
2003 - Journal of Plant Biotechnology 编委
2003 - 《中国天然药物学报》 编委
2002 - 《中国中药杂志》 编委
2002 - 《中草药》杂志 通讯编委
2002 – 《外科》杂志 副主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