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08诺贝尔医学奖三剑客:巾帼不让须眉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8年10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在这三位获奖人中,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是一位女性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获得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掰掰手指头都数得完,而且上一位获得此殊荣的还是在上个世纪,十多年前,因此此次Barré-Sinoussi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以说是意义颇为重大。
生物通报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Harald zur Hausen,巴斯德研究所病毒学系逆转录病毒感染调控小组的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和巴黎世界艾滋病研究与预防基金会的Luc Montagnier,前者由于其在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PV)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奖,后两者则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获奖。
在这三位获奖人中,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是一位女性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获得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掰掰手指头都数得完,而且上一位获得此殊荣的还是在上个世纪,十多年前,因此此次Barré-Sinoussi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以说是意义颇为重大。
这位法国籍的科学家出生于1947年,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中心工作,以研究艾滋病病毒而闻名,是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论文作者之一。目前Barré-Sinoussi已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发表了200多篇论文。
在20世纪80年代,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Luc Montagnier 从一些患者体内分离并培养了淋巴腺细胞,这些患者具有该获得性免疫缺陷的早期特征——肿大的淋巴结。两位科学家探测了该逆转录酶的活性,这是逆转录病毒复制的直接标记。他们还发现了从被感染细胞中萌发出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进一步研究表明,分离出的病毒可以感染并杀死患病者和健康者的淋巴细胞,并与源自感染该病毒患者的抗体发生反应。两位科学家发现,与此前的人类致瘤性逆转录病毒相比,这种新型逆转录病毒(即现在众所周知的HIV)并不会引起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相反,该病毒需要细胞活化来进行复制和调控T淋巴细胞的细胞融合。由于T细胞是人类免疫防御所必需的,因此这一发现部分地解释了HIV是如何削弱免疫系统的。到1984年时,Barré-Sinoussi 和Montagnier已经从通过性交感染的个体、血友病患者、母婴传播和输血患者体内,获得了这种新型人类逆转录病毒的几种隔离种群,当时他们认定该病毒是一种慢病毒。
在HIV病毒发现后不久,几个研究小组就为证实HIV是导致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症(艾滋病,AIDS)的确定性原因,做出了贡献。Barré-Sinoussi 和Montagnier的发现令快速克隆HIV-1基因组成为可能。在这一前提下,人们才有望确定HIV复制周期的重要细节,并弄清该病毒如何与宿主相互作用。更进一步,该发现令诊断被HIV感染病患和筛选血制品的方法不断更新,这已经限制了该流行病的散播。眼下,几类新型抗病毒药的空前发展也是对该病毒复制周期细节认识的结果。预防和治疗的结合,充分减少了该疾病的传播,并显著提升了受治患者的生命预期。同时克隆HIV令研究它的起源和进化成为可能。
诺贝尔奖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认为,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Luc Montagnier的研究成果让研究人员能观察艾滋病病毒如何复制,以及如何与受感染者的体细胞相互作用。这又进一步让研究人员开发出验血等确诊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办法,延缓了这种病毒的传播。此外,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帮助了抗艾滋病药物研究。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和Luc Montagnier的研究成果“是我们从生物学上理解艾滋病与利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对抗它的先决条件”。
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布的时候,这位女科学家还在柬埔寨,她表示,研究艾滋病既让人着迷又让人失望。她说,在刚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之时,她“幼稚”地以为,这一发现能很快带来疫苗,阻止艾滋病流行,但直到现在,艾滋病疫苗的研究都只能说是“一连串失败”。
附:
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
玛丽·居里:1903年、1911年分别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
伊伦·约里奥·居里:193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柯里:194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梅耶:196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霍奇金:196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雅洛:197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麦克林托克:198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莱维·蒙塔尔奇尼:198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埃利昂:198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努斯莱因·芙尔哈德:199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