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新Nature文章 改写进化史

【字体: 时间:2008年10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福成研究小组的科学家近期找到一种新的化石,从而改写恐龙-鸟类演化历史,为进化史的完整理论添加一一块新的基石。相关的成果公布在10月23日Nature上。

  

生物通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福成研究小组的科学家近期找到一种新的化石,从而改写恐龙-鸟类演化历史,为进化史的完整理论添加一一块新的基石。相关的成果公布在1023Nature上。

      为纪念今年4月因肝癌逝去的古哺乳动物学家胡耀明,该新物种被命名为“Epidexipteryx hui”,其属名“Epidexipteryx”意为“炫耀的羽(翅)”,种名“hui”源自我国已故的年轻古哺乳动物学家胡耀明。这样,Epidexipteryx hui的中文名为“胡氏耀龙”。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胡氏耀龙属于鸟翼类(Avialae),代表了和鸟类关系最为接近的恐龙之一。在侏罗纪的时期发现这样一个和鸟类关系十分接近的种类,对研究鸟类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不同于其他已知恐龙,胡氏耀龙长有4枚长长的带状尾羽;这4枚尾羽只有近段保存,约20多厘米,略等于它的骨骼体长(从头到最后一枚尾椎)。这样,胡氏耀龙全长(包括骨骼和尾羽)超过40多厘米。

      本发现之前,只有一些原始的鸟类才具有长的带状尾羽,如一些生活在白垩纪的孔子鸟、原羽鸟和似原羽鸟等。带状羽毛在侏罗纪的出现至少表明羽毛的起源更加复杂。有关羽毛更加有意思的现象是,胡氏耀龙的其他羽毛均未形成为类似鸟类飞羽的构造。这样,虽然胡氏耀龙的前肢长于后肢,形成了类似原始鸟类的前肢,但由于没有飞羽,胡氏耀龙并不具有飞行能力。

      长而花哨的尾羽在现代鸟类中通常作为物种间或种内信息交流的工具。例如雄性孔雀的长尾羽是吸引雌性孔雀的极有效的工具。通常,只有雄鸟披有华丽的羽毛,或长有类似的长尾羽。这样雄鸟就能吸引更多的雌鸟,更有利于形成“一雄多雌”的婚配制度。但情况并不都是如此,鸟类中也有少数“一雌多雄”的种类,这些种类通常是雌鸟具有华丽或“夸张”的装饰。所以,胡氏耀龙的长尾羽并不能说明该恐龙是雄性还是雌性,只可能说明远在一亿四、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胡氏耀龙就已经具有了雌雄第二性征的分化。

      胡氏耀龙的头短而高,具有类似于恐龙中的窃蛋龙类头骨的外形。但与多数窃蛋龙不同的是胡氏耀龙的上、下颌均具牙齿,且前倾。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牙齿的大小出现了分化,形成了类似于一些哺乳动物的犬齿或门齿的咬合结构。这在恐龙中是不常见的。

      在骨骼形态上,胡氏耀龙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尾椎极度退化,仅有16枚尾椎,远少于一些原始鸟类,如始祖鸟、热河鸟的20多枚尾椎。

      胡氏耀龙的腰带(由髂骨、耻骨和坐骨构成)非常类似于科学家们早些时候在同一地区发现的宁城树息龙;髂骨前端强烈凸起,非常类似鸟类的;耻骨直且短于坐骨,略指向前且没有耻骨脚等。腰带的极度相似也是胡氏耀龙和宁城树息龙构成一个单系类群-攀龙类(Scansoriopterygidae)的主要原因。

      该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福成、周忠和、徐星、汪筱林和Corwin Sullivan共同完成的。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技部的资助。

张福成,男,汉族,1966年5月出生,群众,研究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张福成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鸟类学研究专家。在早期鸟类和羽毛的起源与演化、鸟类的飞行起源与演化辐射、鸟类与带毛恐龙的骨组织学和生理代谢水平等国际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其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世界各主要媒体(如BBC、CNN、美联社、路透社、朝日新闻、CCTV和新华社等)都对其相关成果进行了专门报道。

  中国科学院和人事部先进集体(2001)(主要研究骨干);中国科学院重大创新贡献团队(2002)(主要研究骨干);中国科学院首届杰出科技成就奖(2003)(主要研究骨干)首届“西城区十大杰出青年”(2005);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京区党委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2006)(主要研究骨干)。

 

原文检索:A bizarre Jurassic maniraptoran from China with elongate ribbon-like feathers

 

Abstract

Recent coelurosaurian discoveries have greatly enriched our knowledge of the transition from dinosaurs to birds, but all reported taxa close to this transition are from relatively well known coelurosaurian groups1, 2, 3. Here we report a new basal avialan, Epidexipteryx hui gen. et sp. nov., from the Middle to Lat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This new species is characterized by an unexpected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seen in several different theropod groups, particularly the Oviraptorosauria.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s it to be the sister taxon to Epidendrosaurus 4, 5, forming a new clade at the base of Avialae6. Epidexipteryx also possesses two pairs of elongate ribbon-like tail feathers, and its limbs lack contour feathers for flight. This finding shows that a member of the avialan lineage experimented with integumentary ornamentation as early as the Middle to Late Jurassic, and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relating to this aspect of the transition from non-avian theropods to birds.

胡耀明简介    

 标本的种名来自于我所已故古哺乳动物学家胡耀明研究员。胡耀明1966年出生于江苏,北京大学学士、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博士,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部的客座研究员。他为人诚恳、善良,学风严谨,淡薄名利,是最早研究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哺乳动物的学者,于1997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了热河生物群第一件哺乳动物-张和兽的研究论文。2002年他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后不久就被查出患了肝癌,但他还是以惊人的毅力继续进行中生代哺乳动物的研究,陆续在诸多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20032006年他和同事一起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了多篇有关哺乳动物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和公众的极大关注。今年3月在回国应聘中国科学院“****”前期,他的病情突然恶化,于20084月走完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据了解胡氏耀龙标本将和其他许多共生生物化石标本一同于本周六(1025)起在中国古动物馆展出。(以上详细介绍资料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