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施一公“杰青事件”始末及新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8年10月2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施一公这个名字,放在前几年估计非生物学界知道人不多,而今年的8月,施一公的名字就像8月的天气般变得炙手可热!施一公因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而出名,现在该事件有何新进展
施一公这个名字,放在前几年估计非生物学界知道人不多,而今年的8月,施一公的名字就像8月的天气般变得炙手可热!在著名的打假网站上,有一名网友打趣道:施一公:因为回国才“著名”。那么先让我们追随着施一公回国的脚步回顾一下杰青事件的始末。
回顾杰青事件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施一公
施一公简历
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次年赴美一路读到博士后。1998年,加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传奇般的做到讲席教授,这一过程仅历时5年,他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创建以来首位华裔终身正教授,在此期间加入美国籍。施一公研究的是结构生物学,主攻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在这个领域里,可以说施一公是顶级的优秀科学家。公认的“大牛”。
高调回国
2007年11月,施一公的母校清华大学宣布:施一公正式加盟该校。据当时的报道称,2007年11月,施一公正式调入,被聘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2008年2月,清华大学与施一公签订了聘任合同书。
2008年3月,施一公接受《科学时报》采访,其正式宣布已全职回国。施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我被信仰追问——回国为什么是最好选择》,说明自己毅然放弃普林斯顿大学优厚的待遇。在那次的采访中,施一公还表示对回国后可能遇到的失败和挫折,自己并没有想很多。没想到,施公的这一句话竟然一语成谶!8月杰青基金公布之时,就是他陷入国内的麻烦之时。
杰出青年基金立项
2009CB918800 与重要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施一公 清华大学 教育部。
一石激起千层浪
方舟子的举报在国内科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矛头直指清华和清华高调引进的优秀人才施一公。
在方舟子开设的打假网站新语丝上,网友们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规则VS人才
发表评论的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方舟子为首的“打假派”;另一方是拥护施一公的“支持派”。
打假派认为:即使是顶尖的科学家也必须遵守规则,国家必须遵守自己立下的规则,不能搞特殊。
方舟子的证据:
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介绍,施一公目前仍为该系的全职教授,只是正在学术休假,假期到2009年9月(On sabbatical until September 2009)。
而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8年项目指南》,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应具备的条件之一为:“已正式受聘于项目依托单位,申请者提交申请书之前,在国外已没有固定受聘单位,项目依托单位为申请者唯一聘用单位。”
又据参加今年7月27日至30日在黄山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晶体学术会议的人员介绍,施一公在会上说他要到今年8月15日参加其博士生Chen Yu的博士论文答辩之后才与普林斯顿大学脱离关系。
由此可知,施一公到现在仍是普林斯顿大学全职教授,他在递交200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申请时(递交时间为3月1日~3月20日),在国外还有固定受聘单位,不符合项目指南规定的申请条件。
如果施一公在申请书中写明其有国外固定受聘单位的事实,那么应取消其候选人资格,并追究基金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渎职责任。
如果施一公在申请书中隐瞒其仍有国外固定受聘单位的事实,则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对其伪造申请材料的欺诈行为进行处理,并根据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纵容、包庇申请人弄虚作假的依托单位清华大学进行处罚。鉴于在申请该项资金的同时,该申请人及其依托单位在国内媒体上做“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的高调宣传,不仅欺骗公众,而且有利用媒体宣传骗取国家资金的嫌疑,应适用条例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的处理办法。
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学会(英文缩写HHMI)5月26日公布的新一批HHMI研
究员名单中,方舟子发现有施一公的名字。“HHMI只资助全职在美国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的科学家。”方舟子说,“如果他真的已全职回国,就不可能榜上有名。”
清华给出的解释
清华大学人事处一位负责人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施一公在清华大学属于全职全时工作,是该校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的全职教授。今年2月,与学校签订了聘任合同书。从施一公全职工作以来,常常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过去6个月中,施一公因私或因普林斯顿善后事宜离开清华的时间总共只有十几天。
至于与普林斯顿大学的工作关系,这位负责人解释说,事实上,2007年底和2008年初施一公已经3次向普林斯顿大学提出了辞呈,普林斯顿大学多方挽留,但施一公辞职之意已决,于是普林斯顿大学建议,在施一公受聘清华大学教授的同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保留一年名义上的头衔,以便完成关闭实验室等善后工作,这样做也有利于像施一公这样的华裔学者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的形象,清华大学对此充分理解和同意。
同时,这位负责人还强调,施一公已不再从普林斯顿大学领取薪水。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一位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解释说,施一公在受聘清华大学的同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保留一年的教授头衔,是为了在过渡期处理实验室、经费、学生等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既是对学生对实验室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
关于HHMI的解释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解释说,申请HHMI是从2007年开始的,这与施一公2008年2月全职回国工作并不矛盾。这位负责人还说,因为离开美国,不再符合资助条件,施一公已经放弃了HHMI的资助。“这件事情也说明施一公在清华大学全职、在普林斯顿的职位只是过渡性的事实。”
争论焦点:该不该“裸奔回国”
反方
在这次持久的争论中,有一个新鲜的网络词汇诞生,那就是:裸奔:回国。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王鸿飞,他替施一公鸣不平说,如果施一公要符合方舟子的那些要求,除了立即“裸奔”之外怕是没有别的选择。在王鸿飞看来,教授不能“裸奔”回国,是因为需要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过渡。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也支持王鸿飞的观点。
正方
但是,针对“裸奔”回国的理论拥护方舟子的一派也提出了尖锐的反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同样具有留学经历的生物学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何士刚,他针对王鸿飞的观点提出反驳意见:杰出的优秀科学家回国值得支持,他相信施一公是真正的全职回国,但施应该在结束过渡期,完全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职务后(也就是满足国家基金委的规定后)再申请。
施一公杰青事件新进展
国家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已接到方舟子的举报。9月5号,公示期结束后,他们将对举报展开调查,并最终给出结论。
距公示时间结束已有一个月有余,到现在方舟子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复。施一公获得2008年杰青基金项目。方舟子为此在新语丝上发表新文章抨击基金委。
施一公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详情
项目编号 30888001
项目名称 结构生物学
项目类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
申报学科1 (C0501)
研究性质
资助金额 200.00万元
开始日期 2009年1月1日
完成日期 2012年12月31日
项目摘要 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肿瘤发生和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集中于肿瘤抑制因子和细胞凋亡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迄今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100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自然>>7篇,<<科学>>3篇, <<细胞>>11篇,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是细胞凋亡领域国际公认的学术权威,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制药研究。因为在细胞凋亡领域的杰出工作,在2003年获国际蛋白协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自1998年起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01年获得终身教授职位,2003年晋升为正教授,2007年被聘为终身讲席教授,为该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007年11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生物系副系主任;2008年2月已回清华全职工作。
获资助单位 清华大学(项目负责人)
【方舟子按:我在公示期间同时以电子邮件和挂号信件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实名举报施一公的问题,并留下联系方式。除了电子邮件的自动回复外,没有收到该委员会的任何回音。这已足以证明它不值得人们的信任,也证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种种规定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废纸一张,所谓候选人公示不过是立个牌坊。这是我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与该委员会打任何交道,也不建议别人去与之打交道。现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三届监督委员会组成公示如下:
主 任:朱道本
副主任:白以龙、岳忠厚
委员(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子健、刘治国、寿成超、张建、李曙光、陆则慰、陈荣秋、周青、林惠民、
金祖亮、姚祝军、赵学文、黄大仿、黄霞、葛世荣、谈振辉。】
一句话点评:无论结果如何,国家都应该本着求实的精神,正面回应群众的质疑。希望施一公的事件不要影响国外优秀科学家的归国热情。
亲爱的读者朋友,对于施一公的事件您有什么看法呢!请在评论栏里发表您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