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国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8年10月16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推荐:
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英国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英国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湖北省省委书记罗清泉为朱英国颁发了证书和100万元奖金。
40年来,朱英国一直致力于植物遗传学和基因育种研究,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良水稻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0年“水稻候鸟”
1964年,25岁的朱英国从武汉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立刻投身于粮食大国最紧迫的课题---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研究。这一干就是40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是朱英国从未改变的信念。
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反复做育种试验,而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为了追赶农作物所依赖的季节,加快水稻育种科研的进度,朱英国把目光投向了温暖的海南岛。
1971年11月,朱英国和他的同事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奔赴海南。次年4月,等到上千个组合收割分类后,他们再摘下一粒粒稻谷,剥去谷壳,带回湖北排湖转育,秋后转战广西南宁……
从那一年起,朱英国便过上了候鸟般的日子,每年夏季在湖北,冬季在海南,几乎没有与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直到现在,虽然武大早有了温室,但由于杂交品种越来越多,朱英国还是要做“候鸟”。“我每年都要过3个春天。”朱英国打趣地说。
两颗“绿色珍珠”
朱英国把为国家粮食安全出力、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服务视为己任,长期奋斗在新品种培育和科研一线。从1972年起,朱英国从水稻育种材料源头创新入手,为培育出新型不育系和杂交水稻新品种不断探索。
1984年3月,朱英国和助手余金洪在上千个农家品种中发现了一株比周围矮20厘米、不育特点明显的不育株。经过3年的杂交试验,朱英国成功培育出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马协A”。马协型杂交稻的突出特点是米质优,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
这是朱英国奉献的第一颗“绿色珍珠”,并于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杂交水稻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但培育优质、高产的水稻,仍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朱英国培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应运而生。2007年9月17日,在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试验示范现场的实测中,红莲型“珞优8号”亩产创造了823.4公斤的纪录,跨入了超级稻的行列。这是朱英国奉献的又一颗“绿色珍珠”。
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开创了从农家品种中获得雄性不育资源的新领域,有效防止了单一细胞质来源可能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楚国种,天下用”
“院士给农民讲课来啦!”2007年4月9日下午,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党校可容纳100多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连走廊里都挤满了人。这里正在进行水稻新品种“珞优8号”栽培技术讲座,主讲人之一就是朱英国。
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坚持走产学研道路,致力于为“三农”服务,是朱英国执著的追求。2007年3月25日,朱英国以技术参股的方式加盟由深圳三家投资机构发起成立的武汉国英种业有限公司。当年,公司就在湖北黄陂、四川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制种面积达6000亩,产种250多万斤。
在三系杂交水稻中,在国际上得到公认的有袁隆平院士培育的“野败型”、朱英国院士培育的“红莲型”和日本培育的“包台型”三大类型,但只有中国人培育的“野败型”和“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现在,红莲型杂交稻不仅在我国受到青睐,在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试种也获得成功,产量与米质优于其他杂交稻,红莲型杂交稻已进入国际市场。“楚国种,天下用”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生物通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