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生物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字体: 时间:2007年04月2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李宪臻教授负责完成的“克氏杆菌生物转化蔗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研究”,已经解决了糖尿病患者的“吃糖难”。据悉,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该技术长达20多年的垄断。

  

生物通综合:大连日报消息,大连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李宪臻教授负责完成的“克氏杆菌生物转化蔗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研究”,已经解决了糖尿病患者的“吃糖难”。据悉,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该技术长达20多年的垄断。  

  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居世界第二,有近6000万人。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拥有异麦芽酮糖的生产技术。这种糖味道比普通糖更甜,而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并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以往我国使用的异麦芽酮糖全部靠进口,价格一般在1.5万元/吨,因价格高昂只有极少数糖尿病患者有能力食用。  

  异麦芽酮糖好处多多,其中一个关键技术是“蔗糖异构酶的生成”。从2000年开始,李宪臻教授的课题组建立。经过近7年的攻关,终于从克氏杆菌中转化出了“蔗糖异构酶”。经相关专家鉴定,李教授这项技术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降低成本约30%,“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糖尿病患者为何可以食用异麦芽酮糖?李宪臻说,普通的糖从进入口腔开始就能够被人体迅速吸收,而异麦芽酮糖在进入口腔后,唾液并不能将其水解,只有到达肠内以后,才能经肠内微生物缓慢分解。由于分解十分缓慢,所以使人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达到了平衡,不会使血糖浓度提高。“这种糖还能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和繁殖,优化人体的消化系统。”  

  据悉,目前这种异麦芽酮糖生产技术已经投入生产,并获得了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宪臻,1963年生,山东大学博士毕业,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主持 和参加了放线菌降解纤维素机理的研究、纤维素降解酶及其酶亚类的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淀粉质材料固定化发酵酒精新技术的研究等国家七五攻关。主要从事具有潜在商业价值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产物、酶制剂的生产与固定化技术、应用微生物生物工程与发酵生物技术、癌症分子机理、细菌及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生化性质以及各种水解酶的纯化及性质的研究。1996获教育部光华科学奖,2001年放线菌降解纤维素机理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异麦芽酮糖|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