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陈竺院士等三位院士最新文章发现癌症潜在药物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1月2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从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植物中提取的萜类化合物:Eriocalyxin B(EriB)可以靶向AML1-ETO原癌蛋白激活细胞凋亡途经治疗白血病,这说明这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潜在药物,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从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植物中提取的萜类化合物:Eriocalyxin B(EriB)可以靶向AML1-ETO原癌蛋白激活细胞凋亡途经治疗白血病,这说明这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潜在药物,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竺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孙汉董院士和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的陈赛娟院士。
原文摘要: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7) 14, 306–317. doi:10.1038/sj.cdd.4401996; published online 16 June 2006
Eriocalyxin B induces apoptosis of t(8;21) leukemia cells through NF-B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riggers degradation of AML1-ETO oncoprotein in a caspase-3-dependent manner
[Abstract]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高等植物、真菌、微生物、昆虫以及海洋生物,均有萜类成分存在。萜类化合物是中草药中一类比较重要的化合物,已经发现很多萜类化合物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同时它们也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香料,是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之前的研究发现从唇形科草本植物提取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强有力的抗肿瘤活性,同时这些化合物的毒副作用较低。
在这一研究中,研究人员将Eriocalyxin B(EriB)--一种从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植物中提取的萜类化合物,分别在人类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和小鼠血癌细胞模型中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对EriB最为敏感,能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伴随着Bcl-2/Bcl-XL的下调、线粒体不稳定和caspase-3的活化。与caspase-3的活化的同时,AML1-ETO 原癌蛋白降解。EriB介导的细胞凋亡通过阻止NF- B的核定位、I B 的清除和通过下调ERK1/2的磷酸化和AP-1的激活阻扰MAPK 途经介导的细胞凋亡。
在没有影响造血干细胞正常分化的情况下,EriB能有效地作用于初级白血病母细胞,并导致AML1-ETO原癌蛋白的降解,在小鼠白血病细胞模型中,EriB显著的延长了实验小鼠的寿命和减小异种移植肿瘤的大小。从这些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EriB有可能是一种通过靶向AML1-ETO原癌蛋白激活细胞凋亡途经治疗白血病的潜在药物。
(生物通:张迪)
附:
陈竺
陈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和人文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1953年生于上海,1981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常务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人类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名誉教授,国际血友病联盟成员,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顾问委员会成员。
陈竺教授在人类白血病的研究中,对阐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的白血病“靶向治疗”观点,为肿瘤的选择性分化、凋亡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国立癌症研究院杂志(JNCI)》等杂志曾多次予以报道。
1994年以来,在继续深入白血病研究同时,陈竺教授参与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运筹、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初具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领导展开了人类基因组DNA和cDNA的大规模测序,取得了多项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他还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在他的指导下,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组建了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南方基因有限公司,并将部分研究成果以技术转让形式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这方面工作同样得到了《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的高度评价。
陈竺教授在国际著名刊物如《PNAS》、《BMBOJ》、《J Exp Med》、《JCI》、《Blood》、《Am J Hum Genet》、《Oncogene》、《Leukemia》等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据SCI统计被引用约4000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1993年三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1997年法国全国抗癌联盟卢瓦兹奖、1998年度“求是”基金青年科学家奖、1999年****成就奖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卫生部、国家教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 1997年和2002年)等多个奖项。2002年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骑士荣誉勋章”。2003年当选国际科学院协作组织主席。
孙汉董院士
孙汉董院士,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1939年11月出生,男,汉族,云南保山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曾任所长,现任该所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
孙院士系统研究了我国唇形科香茶菜属、红豆杉科、五味子科、伞形科、樟科及地衣类等科属的200余种植物的资源和次生代谢成分,分离鉴定了1700余个单体化合物,发掘了一些新的资源,发现了系列新的、新骨架、新类型的化合物500余个,有开发应用价值的20余个,发展了萜类化学,丰富了天然化合物的内容;率先发现并阐明了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乙素的结构,揭示了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多样性,直接推动了冬凌草作为抗菌消炎和抗癌药物的广泛开发应用;还开发了中国橡苔香科、新型昆虫驱避剂、咽康舒等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二类新药灯盏细辛酚注射液已申报临床研究。
孙汉董院士四十余年来,一直从事药用和天然香科的植物资源、植物化学以及新药开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到2002年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0余篇,被SCI收录的论文有190余篇;出版著作2部;申请国内外专利13项;有20余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学院和省部级奖励,其中“香茶菜属植物二萜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于2002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的研究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根据2002年12月出版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论文与引文统计(1996~2001年)报告,在中科院生物类研究中,他的SCI论文总数排名第一(114篇)在被SCI引用频次中排名第七;在“国内药用植物研究方面文献量居前15名著者”中,他位列第5位。
他的主要成就有:率先开展了民间抗癌药物冬凌草的二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迄至2002年,他的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对我国51种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新化合物近400个,与有关单位合作发现了多种生理活性成分,为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新药开发作出了贡献。近10多年来,他的研究组已成为世界该领域的植物化学研究中心,近10年来国内外出版的二萜天然产物的综述文章和著作中,60%以上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引自他的研究组的发现。其中以分子间氢键结合的二萜[Diterp-Complex-RA(DCRA),60(3)203-206,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被《Natural Product Reports》〔14(4),309,0997〕杂志列为1997年的“研究热点”(Hot off the press);对三种国内红豆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新化合物70个,为该类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对31种伞形科药用植物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为这些植物的利用和质控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50余种香科植物的资源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是我国天然香料化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孙院士还非常重视新药开发,以他的基础研究为依据开发出的“冬凌草片”和“咽舒康”等抗菌、抗肿瘤药物早已上市;目前他所承担的云南省与中科院的院省合作的第一个新药项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注射用灯盏细辛酚”,2002年已申报临床研究。
最近,他的研究组在天然药物的研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从五味子科植物中发现了一系列结构新奇的三萜类化合物[Organic Letters,5(7),1023-1026,2003;Tetrahedron Letters,44,3531-3534,2003]突破了原来对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的认识,其结果又一次被《Natural Product Reports》[20(3),XXii,2003]列为2003年度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热点”。
孙院士至今已培养博士18人、硕士14人,在读博士8人,现任《Phytomedicine》、《Tetrahedron》等10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的编委或地区审稿人,2002年获“云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陈赛娟简介
血液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专家。浙江鄞县人。1989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毕业。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员。在白血病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中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提出了BCR-ABL基因重排的工作模型。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17)并克隆了受累的PLZF基因。近年来又成功地克隆了核孔蛋白NUP98及HRX等相关多种白血病的致病融合基因。最近以来,在APL等多种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治疗方面获得新的突破,使APL有可能成为可治愈的白血病,为其他类型的白血病或肿瘤治疗提供成功的典范。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引证数达3600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9项重要奖励。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头衔: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