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人气的大学vs.最让人着急的大学

【字体: 时间:2006年06月02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链接:

最尴尬的大学vs最搏命的大学

最“小资”的大学vs.最聪明的大学

最具偶像价值的大学vs.最具纯粹的大学

最贵族化的大学vs.最争气的大学

 

最有人气的大学:浙江大学 
 
“北清华、南浙大”,作为中国最老牌的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就像金庸小说中的“姑苏慕容”,在东南名重一时。在她长达103年的校史上,明星璀璨、英才辈出: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钱三强、谈家桢、谷超豪、路甬祥、李政道、吴健雄......浙大蜚声海内外,曾有“东方剑桥”的美誉。浙大的不传之秘,就是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所撰写的《浙大校歌》中的第一句话:“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浙大的历任掌门人向来都以引进著名教授为第一要务。历史上就有竺可桢老校长延请知名学者以壮大师资的成功先例。当时,浙大虽西迁至贵州湄潭,但学术上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西南联大、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并称中国的“四大名校”。而1998年9月15日,原本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四校合并,新的浙江大学一举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学科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大学,人气之旺、气势之盛,一时无俩。


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文学院院长——金庸先生的到任。1999年,金大b给浙大学子上第一节课,学生们在黑板上别出心裁地写上“欢迎大师兄”,金大b的回应是:“大家叫我大师兄,我很高兴,当年我找竺可桢校长读研究生,没成功,今天我终于进了浙大。”把闲居民间的世外高人请进严谨森严的学院门槛,可见浙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浙大的人气指数由此飙升。


要见识浙大超群的规模以及人气,最好去看看她那庞大的校友会名单,包准你看得眼晕。什么什么“长”就不用说了,浙大的校友遍布浙江省以下属诸市的各个重要部门。著名的企业家中,鲁冠球、段永平出自浙大;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毕业于浙大数学系;而首届网络小姐大赛冠军,网名为“菜青虫”的陈帆红,出自浙大化工系。


在浙大的历史上,有两位校长不得不提。一位是竺可桢校长,每一个进入浙大的学子,都必须面对他的这两句话度过4年的学习生活:“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另一位就是路甬祥校长,浙大人认为,是他使得浙大在新时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一件小事可见路甬祥校长的细心:在某个周末的早上,路校长见到一位年轻教师仍在实验室工作,交谈中得知他虽有很好的科研设想,但苦于缺乏经费而无法实验,路校长当即将自己的经费拨给他,资助他的工作。不久之后,这位年轻教师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


毕业于日本东京都大学的诸健教授是浙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奖励计划”的浙大第一人。他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的研究成果已被众多的厂家所采用,而他本人在浙大早已成为传说中的人物。恢复高考的那年,诸健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成绩却名列前茅。留学几年,师从国际学界泰斗,寒窗苦读,终获博士学位。从他的学术生涯中,可以印证浙大“求是创新”的传统:“求是”意味着厚积,“创新”意味着薄发。(文—汪志)


 
最让人着急的大学:武汉大学 
 
   
初到武大的学子,抬头赫然见到校办工厂门牌坊上“学大汉武立国”(正确的读法应该是从右到左)几字,顿时昂首阔步,颇有几分亢奋激扬之感。不想入得校园,徜徉于优美的湖光山色之间,留连在绚丽的樱花树下,做“大汉”的豪情便荡然无存了。


武大是少有的几所真正称得上风景优美的学校之一,武汉市民已把武大当成了一座大学公园,而不少武大学者在他们的学术论文后面都爱写下“于珞珈山”的字样,既意思好像是说于好山好水之间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染上几分山水自然的灵秀之气。30年代,曾在武大文学院任教多年的大学手苏雪林就说过,她的那些关于《红楼梦》的骇世惊俗的高论,都得益于己于珞珈山:没有山风呼啸,何来清逸高论?不过,相对于秀丽的自然风光,武大人更愿意提及它古朴凝重的建筑,厚厚的墙体与灵巧景致的飞檐,使整个校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古典之美。一位在“樱园”学生公寓里住着的哲学系学生说:“除了窗户太少、光线太暗、太闷热之外,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宿舍了。第一,这里很适合睡懒觉;第二,这里最适合思考,因为思考必须有一种很凝重的气氛围绕,这一点武大绝对丰富。”


武大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传统的百年老校了,这一点,在中国高校中只有北大等少数几所大学能比得上。三四十年代,这里既有闻一多这样的斗士学者,也有陈源这样的绅士教授,有黄绰这样的国学大师,又有周鲠生这样的法学至尊。曾任武大教务长的美学家朱光潜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宽大自由”,他说过:“‘宽大自由教育’必以‘博学’为基,以‘守义’为的。”出于朱教务长觉得最能体现“宽大自由”精神的非文学院莫属,故肯下大力气办文学院,所以武大当年文科的学术声望较之清华、北大绝不逊色。因为文科家底雄厚,故建国初院系调整武大力量虽有减弱,但元气未伤,更何况有中国最著名的红色哲学家李达主持校政,学校名望更是如日中天。今天,几乎每个文科院系的院长、主任们在新生入学典礼上,讲起过去的光荣历史总是一套又一套的。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武大在80年代中期以后慢慢开始有些走下坡路的味道了。初期的时候,写朦胧诗的诗人高伐林,写小说的方方、池莉以及靠一部改编成电影的作品《女大学生宿舍》而声名大噪的女生喻衫曾让武大着实风光了一把,而且武大率先搞学分制改革,不少学生不足四年就学成毕业,令其它高校学子也很羡慕。但渐渐,学校的风头让华中立国工大学抢去了。武汉大学所拥有的许多高校之“最”已经优势难保。最优美的校园就不去说了——那不过是得天公之赐,算不了什么。最好的新闻学院似乎不象从前那样有号召力了,要不邻居华中科技大学怎么敢“班门弄斧”,以理工科大学的家底把新闻系办得有声有色?哲学系、历史系之棒。法语仍然不错,大亚湾核电站就有不少武大毕业生,但就业空间有限。现在,武大的法学仍然是一众考生除北大、人大之外的最佳选择。说到理科,考生们则有些犹豫——这不怪武大:“读华工会更好些吧”?


今年的高校合并风起云涌,武大也打算在这次高校合并当中,借机整合资源,打一场翻身仗,而在这次的高校合并当中,武汉的两所“老富新贵”——武大和华中理工大学都想占个先机,因为虽然今天的经济热点已经不是80年代时湖北有人提出的“中部崛起”——如果是那样,武大倒有一个崛起的机会了,今天人们谈论的都是“西部大开发”,所以湖北人不免有点急,心想馒头就那么几个,中部虽然不提崛起了,但也应该分我们一个桃吃吧,于是希望武大和华工合并,成立一所巨无霸大学,这样就绝对进入“前十大”了。


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我想武大的振兴一方面要依赖于她在未来的励精图治,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武汉的经济发展。我看到,在最新的全国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排名当中,武汉排第11位,我想这与它的中部重镇的地位十分不相称,而武大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尽管这种排名十分无聊,和武汉的经济地位也差不多,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文—邱华栋、陈星)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