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资”的大学vs.最聪明的大学

【字体: 时间:2006年06月02日 来源:新华网

编辑推荐:

  

  

链接:

最尴尬的大学vs最搏命的大学

最“小资”的大学vs.最聪明的大学

最具偶像价值的大学vs.最具纯粹的大学

最贵族化的大学vs.最争气的大学

最有人气的大学vs.最让人着急的大学

 

最“小资”的大学:复旦大学  
  
一个即将离开复旦的毕业生在学校的BBS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个边走路边唱歌的女生的话,那她八成是复旦的,因为只有复旦才能培养出这么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来。”——自由而无用!者句话非常巧妙地阐释了复旦学生对于复旦的理解,有点自嘲,有点小资情调,但也精彩含蓄地解释了复旦学生的气质。就在5月份刚刚结束的全国网络主持人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最具亲和力”奖项得主是复旦四年级的学生张志安,其他九个获奖的主持人中,根本没有像复旦这样著名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而且,张志安的成绩很优秀,已经直升复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只有复旦的学生有兴趣参加像网络主持人这样的比赛,并有能力获得名次。“我在网络公司兼职,跟网络沾边。但是主持人竞赛需要学识之外的许多才能,有乐趣也有挑战,所以我就来了。”其实,张志安在复旦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主持人的经验,不过经常参加一些学校和班级的party,而且在学校内的大家沙另酒吧当过一个月的服务生。


也许老谋深算是因为这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们吧,复旦还沾着这么一点点贵族气息的话。至少在今天,复旦的学生没有立志要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急功近利,没有立志要充当精神领袖的所谓精英意识,也没有外院的崇洋媚外——自由而无用,这里有研究生命的科学的,但是并没有研制出“昂里多帮”等知名品牌来;有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但却没有创业办网站的上市的热火朝天;也有中文系新闻系,但却没有经商搞出版的下海浪潮。如果用个性化的比喻来形容的话,那么复旦大概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人家的少爷小姐吧,本领尽管都学着,但再有能力也没想到用它来养家糊口。在华洋杂处、商气浓郁的上海,复旦的学生显得有些“另类”。


但是,这不能否定复旦学生的优秀,而且,复旦学生在某些方面的优秀是独特的,比如辩论。从1988年到现在,复旦在全国和国际的辩论赛上夺冠不下五次。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上,复旦大学队淘汰了英国剑桥、悉尼大学、台湾大学等队,获得冠军。当时中央电视台直播了整个狮城舌战,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精彩程度超过那次的辩论赛,复旦的辩论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辩论的精彩,蒋昌建、姜丰的翩翩风度更是令人难忘。在复旦的校园里看见蒋昌建,平平常常的一介书生,复旦从来不是产生革命者、富翁、领袖的土壤,但是复旦培养贵族。每天早晨,你会看到那些骄傲而懒散的复旦学生穿过法国梧桐掩映的街道去上课的情景;黄昏时,草坪上通常会有许多躺着看书的男生女生;偶尔,一些摇滚乐手会在篮球场上演出,相辉堂上也常常会有先锋话剧;打棒球的、跳国标舞的、在这里,你肯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在上海,复旦学生身上也难民沾上几分洋气,复旦的学生有些像复旦的校门,谈不上气派,但是每次在照片上看上去,总有一种时髦的味道。也许复旦在国内的大学的论文评选中会永远在第一阵营里,但是从来不会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因为复旦的精华不在这里。


最近,国家教委发出消息,上海的东北部高校将要改建成中国第一个大学城,复旦是大学城的核心。从7月份开始,复旦的校区将要炸毁、拆迁大部分,将来,复旦的学生住处和教学场所将会很远,一个新复旦将要出现。但是,也许将来的大学城会改变复旦的文化,但是复旦三年级的邱毅敏对改建大学城不以为然,她说:“只要复旦在上海,只要这座大学还叫‘复旦’,复旦人还会是这个样子,浪漫和自由的生活,复旦总会在四年里改变你,让你拥有复旦的气质。”


也许是因为处在上海这样的一座城市里,复旦是温和的、精致的,而骨子里一直是骄傲的,并且是一种不动声色的骄傲。(文—王昕伟)
 
最聪明的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创办于1896年、以南洋公学为前身的上海交通大学,其聪明,单从其“名不副实”便可见一斑。在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由大学生产出来的著名商品品牌也有几个,但哪一个都不如“昂立一号”更深入人心,这让其它以医药立身的名校简直目瞪口呆。而作为理工类的大学,交大这次又以英语专业考级全国第一的实力傲视群雄,更让一众外国语大学汗颜了。


说起来交大学子也不怎么用功,但他们不仅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英语演讲赛等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而且在篮球、游泳、乒乓球等体育项目中勇夺桂冠,同时在大学生交响乐团、学生艺术团等方面饮誉全国。交大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用起来上手,这是很多用人单位的共识。在上海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难怪交大的学生一个个都牛气得很。


经常会有人说:交大的学生特能混。如果和南洋公学的祖师兄们比起来,现今的学子们真的是混得可以,改革开放许多年来,有多少人扯着交大的大旗在外面忙不迭地数钱玩,可是从华夏到海外,就是有那么多人闭着眼睛相信。


说起交大的名声在“外”,这首先要归功于其前任校长的未卜先知,在国门尚未洞开之时,便率先组团访美,创建了海外同学会,为若干年后的出国热埋下了伏笔。一直积极致力于国际间的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交大,已与海内外80余所著名大学和一大批研究机构、公司、企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不但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D中等100余位著名科学家、专家担任学校名誉教授或顾问教授,每年还选派优秀教师、学生出国讲学、学习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还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教师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求知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鲜为人知的是,上海交大是“中国教育科研网”华东南地区的结点,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和便捷。从2000级新生开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将实行英语原版教材授课试点,同时继续推进各类试点班的教学改革,使每一位交大学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和展露。


而说起包氏父子图书馆,交大同样会给人Cool的感觉。当初包玉刚怀揣着巨资,在北京碰了一个温柔的壁之后,不料想交大爽快地成全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而今,当包兆龙、包玉刚图书馆岿然屹立在交大的徐汇、闵行校园内,有谁能说“以资本家的钱来培养社会主义的人才”是无稽之谈呢?


交大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若论思想之活跃,政治触觉之敏锐,终远不及一些文科类大学,所幸交大人也颇有点自知之明,自谓“交大出去的人,经商虽然没有出现巨头,但却出了一帮实用的人才。”


“西部大开发”刚刚成为21世纪的标志性热点,人们不能不佩服交大前瞻意识,早在1955年交大就西迁西安。因此,也就有了百年校庆之时,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关于源头与正宗之争的小插曲。其实,这种争执之难以裁定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两家本来就是一家。最直接的一个标志就是,两家的大门上至今都还是四个大字“交通大学”。只不过,聪明的上海交大,反反复复地播放着江泽民于校庆致辞时的一段录像。只听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这样说着:“我记得我是从徐家汇的交大毕业的。”这下,虽然西安交大也把江总书记的题词“继往开来,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到处张贴,可是不管怎样,总不及上海交大来得更理直气壮。


交大的聪明,还表现在,永远把改善教师待遇的声势造得令人为之动容,无论是工资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抑或是率先加大房改的力度,以及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人事制度,无一不让局外人士对交大垂涎三尺。如果,你信这是真的,那你未免也太傻得可爱。不过,身为交大人,以此唬一唬人,又有何不可?既可以提高自身身价,又可为交大扬名,还不是一样酷? (文—花艳新)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