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植物园解决一项天然物技术难题

【字体: 时间:2006年12月1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突破传统思维,通过交叉学科的创新思想解决了黄姜皂素无酸化生产这一技术难题,筛选出了一株专一性非常强的薯蓣皂苷菌。

  

生物通综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科研人员突破传统思维,通过交叉学科的创新思想解决了黄姜皂素无酸化生产这一技术难题,筛选出了一株专一性非常强的薯蓣皂苷菌。

 

通过对薯蓣皂苷进行酶解,可得到产物单一的薯蓣皂素。本技术可望完全取代传统酸水解工艺,并已申报两项国家专利。该技术主要优点在于:与酸水解法相比,该技术从黄姜皂素生产工艺源头杜绝了产生大量酸性有机废水的环境污染问题;酸水解法一般在100℃加热6小时方可水解完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且相对成本较高,该项发明为常温发酵,安全且降低了生产能耗,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该项发明所采用的菌种具有较丰富而又高度专一的酶系,所得皂素产物单一,便于产物的提取和纯化,而且易于与现有工艺接轨。

 

    黄姜皂素是用于合成200多种药物的重要天然原料。在黄姜皂素产业链中, 传统工艺中的酸水解工序产生的大量酸性有机废水对当地生活用水和河流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该工艺至今还没有找到较好的改善途径。更为严重的是黄姜皂素加工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上游, 黄姜皂素生产污染物既威胁着南水北调的水质,又束缚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曾有许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开展了若干黄姜皂素生产治污攻关项目。各种工艺改进虽比直接采用酸解法提高了黄姜皂素的提取率,并减少了酸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然而,迄今为止,所有改进的工艺无一例外地仍需经过酸水解的步骤。寻找一个可行的方法代替酸水解工序,是黄姜皂素生产治污科技攻关的关键,也曾有人试图利用酶解方法代替原工艺。但长期以来,还是未能筛选出专一性强、活性高的菌种。由于高污染这一顽疾难以解决,目前我国黄姜生产面临两难境地。从黄姜皂素生产源头根治污染,是推动我国黄姜皂素产业发展和促进当地经济进步的关键技术,并将成为解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黄姜皂素|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