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国内生物学界最新动态追踪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11月27日 来源:生物通
生物通综合:生物学界最新动态追踪
国家级基因工程共享实验室揭牌
11月24日上午,国家级西安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基因工程共享实验室在高新区揭牌。
据悉,国家级西安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基因工程共享实验室由西安联创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和陕西瑞森基因工程药物研究所发起,并联合多家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而成。此次合作共建的基因工程共享实验室,作为高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为高新区乃至全市、全省从事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生物工程药物研究开发的企业提供快捷、低成本的技术服务,以及研发到中试的技术环境。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已建成的共享实验室面积近800平方米,有专门从事基因工程上游研究的专业仪器设备30台(套),其中包括德国B.Braun公司20L原核发酵罐、美国BECKMAN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等仪器设备,生物制药中试生产线按国家GMP标准建设。该共享实验室目前已经拥有一批专职高级研究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常规操作人员。(西安日报)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附属二院分中心成立
全国药物毒理大会在昆召开
世界中医药专家聚集香港研讨中医药发展前景
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举办的“2006世界中医药大会”23日在香港开幕,7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专家就中医药的发展前景进行研讨。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在会上就中医药在防止突发流行性传染病中的作用发表演讲。他表示,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首先要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要在中医药领域建立开放、竞争、协作的机制,特别是通过资料共享、协作攻关、优势互补等一系列形式建立协作机制。要发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加强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在以“中医药政策及法规”为题的分组会议上,香港医院管理局代表黄谭智媛医生表示,该局重视中西药知识的管理和交换,建立共享资料和知识库,为有关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提供学习渠道,为中医和西医提供交流平台。
香港卫生署代表介绍了香港中医药的规管制度。香港1999年通过《中医药条例》,旨在确立中医的专业地位和确保中药的安全、质量及成效。同年还成立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有关中医和中药的规管措施。
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以及海峡两岸和香港特区的中医药专家将发表一系列演讲。(中国医药网)
中美“耐多种药物型”结核病合作项目签约
11月14日,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代表卫生部与美国礼来公司在京签署了“耐多种药物型”结核病合作项目意向书。礼来公司将首期投入3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我国在“耐多种药物型”结核病防治方面的专业人员培训和公共宣传教育工作。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耐多种药物型”结核病疫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2003年,美国礼来公司发起设立了“耐多种药物型”结核病全球合作项目,旨在抗击在全球迅速蔓延的“耐多种药物型”结核病。
该项目包括向“耐多种药物型”结核病发病率较高的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转让用于治疗此类结核病的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生产技术和开展相关培训和宣教工作。(中国医药报)
东方科技论坛第83次学术研讨会聚焦环境、营养与健康
近日,“东方科技论坛第83次学术研讨会”在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环境、营养与健康”。来自国内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营养学以及毒理学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所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科协主席沈文庆在会上作了讲话。他希望科学家们的讨论能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需求,为国家环境、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发展提供决策性建议。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所长史香林作了题为“活性氧在铬致癌中的作用”的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院长曹佳作了题为“三峡库区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学效应及对人群健康损害”的报告。
这次高层次专家论坛组织公共卫生、营养及基础医学领域的工作者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发生机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防治以及营养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机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希望通过论坛的交流能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环境、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科研工作。(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知名企业招聘